她也是那个时候突然反应过来,丈夫并不是认为女子不必读书识字,只是觉得她的女儿不配罢了。
商人之女,就应该浅薄下贱。
但府里的人都忘了,他们平日里的开销是依靠的谁,真以为凭借他们老爷那微薄的俸禄,能养得起一大家子人。
既然那个夫子是花了她的钱请的,她也将女儿送了过去,但女儿只去了两次,就哭着不愿意再去。
丈夫也说女儿随了她,天生愚钝,不必浪费笔墨纸砚。
再后来,女儿就入了宫。
她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知道一句话,虎毒不食子,因此一直相信女儿在宫里,有丈夫关照挺好的。
谁能想到,女儿居然在宫里受了那么多年苦,如果不是遇到了皇上,李氏不敢想象自己是否还有见到女儿的一天。
听到母亲的话,初夏笑了笑,说道:“如今日子好不容易好过起来,还想着过去做什么。
若是拘泥于过去,岂不是辜负了这大好春光,娘,你知道,我一向不想听到他们消息的。
那么讨厌的人,怎么还要我记着呢?
您如今也陪了我将近一个月,是不是看到除了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及皇后娘娘都挺喜欢我的,所以我过的很好,你也要过得好。”
李氏想想,也是,她如今同丈夫分府而居,离开了那大家子人,才知道外边的天有多蓝,水有多清,饭多香甜。
也想起来,未嫁人之前,她也是随着父亲的商队走南闯北的女子。
只是嫁人之后,要考虑的太多,一切身不由己。
她握住女儿的手,目光慈爱:“是啊,娘娘说得对,大好的现在,不该煞风景的提起他们,是娘的错。
娘如今看到娘娘过得好,也就放心了。
在宫里住了一个月,也该回去了……”
见初夏要说话,她摇了摇头,继续道:“娘娘舍不得我,我知道,但总有分离的一天。
我怕再住下去,引的人不满,影响了你就不好了。
你如今得主子娘娘看重,更应谨言慎行才是,娘不想成为别人攻讦娘娘的理由。”
初夏想,宫里虽好,但到底不如外面自由,而且一个月了,这出戏也该落幕了,因此点头答应了。
李氏定下来第二天走,半夜里初夏就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响动一直到天微明的时候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