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咳咳咳,朕有子嗣,只是旉儿突染恶疾,朕悲痛之下,再无心女色。
宋太宗赵光义:岂不闻陈文帝宠臣韩子高
汉高祖刘邦:陈文帝宠臣莫非,还真有男子当皇后
汉高祖刘邦:那陈文帝何许人也,竟如此勇猛……
宋少帝赵昺:丞相说,太子李承乾丰姿岐嶷,仁孝纯深,若非蹆疾,断不会谋逆。
宋太宗赵光义:昺儿,岳忠武北伐如何了朕可以派兵助你。
宋少帝赵昺:多谢太宗皇帝好意,岳元帅屡战屡胜,捷报频传。
汉高祖刘邦:明太宗,快说说李承乾和陈文帝的事情。
群主:此事咱略知一二,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群主:武德九年,八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贞观四年,唐太宗下诏令李承乾宜令听讼。
群主:贞观六年,唐太宗驾幸岐州,李承乾监国。
汉高祖刘邦:等等,群主,你不是起兵以后才开始识字的征战之余,还有时间翻阅史书
群主:咱这是以史为鉴,若非蹆疾,还有于志宁等人的辱骂,李承乾断不会谋反。
汉高祖刘邦:辱骂那于志宁何许人也敢辱骂一国太子
……
明朝洪武位面。
明太宗朱棣摸着胡须,疑惑的问道:
“父皇,于志宁是何人李承乾不是因为魏王李泰“宠冠诸王”,有夺嫡之心。”
“暗杀李泰失败后,这才和汉王李元昌等人起兵谋逆”
很显然,明太宗朱棣也时常翻阅唐朝史书,熟知李承乾为何谋逆。
归根结底,是因为魏王李泰“宠冠诸王”,怀有夺嫡之心。
因此,永乐十三年,汉王朱高煦迟迟不愿就藩,明太宗朱棣疑心他有夺嫡之心,便强令朱高煦就藩乐安州。
就是生怕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在大明一朝。
朱元璋摇了摇头,见明思宗朱由检和明英宗朱祁镇也好奇的看了过来,轻点系统界面,解释道:
“唐太宗派于志宁等人出任东宫辅臣,本是一番好意,却害了李承乾。”
“那于志宁是怎么劝谏的一言一行,稍有逾越,便是一番训斥。”
“李承乾聪慧过人,可他不是唐太宗。”
……
唐朝至德位面。
片刻后,当唐太宗李世民率玄甲军从数万安燕铁骑中杀出一条血路,冲出来时。
整个人犹如被血水洗过一般,盔甲上密密麻麻都是兵器砍过的印痕。
手中的步槊,也早就在方才的厮杀中,不知所踪,换成了马槊。
而唐太宗李世民身后的玄甲军,亦是如此。
程咬金一把拔出箭矢,抹了抹脸上的鲜血,大笑道:
“将军,这安燕铁骑也不过如此!要俺说,还不如追击这些溃兵,一举大败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