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贾没有搭理李福,只接过奏折看了几眼,便放下奏折,朝李斯道:“丞相,这些奏折我已经看过了,皆是弹劾太子一系官吏的奏折,不知这些奏折与孙太仆有何关系?”
李斯起身道:“太子一系的官吏是怎么起来的,你清楚,朝廷上下也清楚,只不过是问题大小而已,在大部分时间里,弹劾太子一系官吏的奏折,不过寥寥,半年时间大概四十余封,一个月不过四五封,且多数是小事!”
“而眼下,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如此密集的弹劾,冒出了二十多份,你身为廷尉府廷尉,竟然没有察觉到一丝问题?”
姚贾闻言,有些错愕的看着李斯,感觉很是不适应。
李斯好像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他问题所在,对姚贾来说,仿佛一次新的认识。
不知怎么的,姚贾总觉得现在的李斯跟之前的李斯有些不一样了。
对于姚贾这样的朝廷重臣而言,包括以前的李斯,虽然他们都有权力处理政事,但无论有多少奏折,都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他们只会认为,有人反应问题,那里就存在问题,该调查的调查,该解决的解决。
从来没有深思过,在短时间内,密集冒出这么多不合理的奏折,本身有什么问题。
姚贾不怀疑李斯给出的数据,低头看着手中的二十封奏折,还有几封奏折没有拿出来,那是御史弹劾孙太仆,以及几名典客府官吏的奏折,奏折内容姚贾也清楚。
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多出二十几封奏折,这确实有些反常了。
“丞相,这或许与太子被匈奴俘虏有关。”
姚贾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李斯冷冷一笑,道:“当真如此吗?秦王昊东巡去了,为何秦王昊没有如此多的弹劾奏折?难道秦王昊在东巡途中做的那些事都合法合规吗?较之先帝在世的时候还可以理解,但先帝已经去了大半年,你当真以为秦王昊只手遮天啊?”
“这”
姚贾有些语塞。
作为朝廷重臣,姚贾可不是初入仕途的菜鸟,他清楚其中的规矩和弯弯绕绕,若有身在朝中的官吏的话,几个官吏同一天,或紧随其后弹劾某个对象,未必说明他们心有灵犀,亦或是蹭热度,而是很有可能受人指使。
这样的手段,姚贾十分熟练,因为他自己也用过,御史台就是这种弹劾方式的好手。
只要看不惯某个人,或者需要搬倒某个人,御史台便会安排御史,要么同日上奏,要么接二连三上奏,总而言之,不弄出个所以然来绝不罢休。
商鞅、吕不韦、白起.无数前辈的灭亡,背后都有着‘阴谋’之下的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