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为难的时候,就传来杨业军令,宋辽准备议和,可以撤回来了。但当初军中定策,只是佯攻,没有考虑到拿下灵丘县。
如今有此机会,拿到灵丘与飞狐,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这条交通要道太重要了,它是晋北高原通往华北平原的唯一要道。如果能够控制这里,河北道上,定州、望都、满城等县城后方就此稳固,今后辽军南下,只能走雄、霸两州,或者绕道雁门关。
他们不知道打还是不打,如果不打,灵丘也守不住,只有同时掌握灵丘与飞狐,才能控制这条交通要道。
但是如果打的话,强攻肯定拿不下来,只能智取。三郎和四郎一边令人通报杨业,一边寻找战机。
辽朝此次南下报复,蒲奴宁奉诏居奉圣州,领山西五州公事,以防备杨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就是防御为主。此时的灵丘和飞狐防守辽军并不多,暂时没有辽军大将,仅数百人而已。
而三郎四郎突袭灵狐时,无人逃脱。在战术上,就给了他们智取飞狐的可能。因此,两人合计,以灵狐被俘辽人队帅为引,两人带上十余人作为那队帅的亲卫,尝试诈取飞狐。
宋军副将带领一千宋卒,埋伏在山谷小道中。等到城门打开,三郎四郎需要寻找战机,若是能斩杀守将,则必能成功夺取飞狐,最不济也需要守住城门半个时辰。
两人一合计,就决定干了。他们从几个方面来考虑,此事成则大功,败的话,反正也要议和了,有他们老娘在,撤出飞狐和灵丘就是。趁着辽人守军不知议和的消息,先打了再说。
此时已是十二月十九日,三郎和四郎选军中悍勇者,皆披辽甲,随灵丘守军队帅,于午时,大摇大摆直奔飞狐县城。形势对他们有利的是,灵丘与飞狐守军同属拽剌军,辽兵制有云,走卒谓之拽剌。
意思就是在辽军步卒中的勇士,就像皮室军之于辽骑,拽刺军即是辽军步卒中的精锐。两县队帅是为同僚,平日没有军情的时候,通常也是灵丘队帅到飞狐县城喝酒。
所以,飞狐队帅不疑有他,亲自到城下迎接。这灵丘队帅被俘之后,得知要来诈取飞狐,就跟三郎谈,希望能保下飞狐队帅一命。所以,飞狐队帅迎接的时候,四郎趁其不备,先一脚踹翻辽将,一骨朵就打得他吐血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