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过程正如萧宇所预料的那样,充满了变数与挑战。
第一方案实施不久,便因地质结构的不稳定引发了小规模的塌方,不得不紧急终止。
救援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而凝重,现场救援的人都清楚时间的紧迫性,每一次失败就意味着救援的成功率在降低。
相比之下,第三方案——利用石油钻井平台进行救援的构想,虽然安装起步较晚,但其进展却颇为顺利,一度让众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好景不长,一台关键设备突发故障,发出刺耳的轰鸣后彻底停工,整个计划再次陷入了停滞。
工程师们围着出问题的机器,眉头紧锁,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但时间不等人,每一次失误都可能造成营救的失败。
大家心急如焚,再仔细分析发现还是萧宇的方案,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稳定而坚定地持续推进。
萧宇不仅随时调整策略,还根据实际进度大胆预测,他们有望比原先预计的三四个月提前打通井道,将矿工们从地底救出。
这一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不用等到11月,预计在10月中旬,我们就能把这些英雄从地下带回家。”
萧宇的声音坚定有力,透过广播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也温暖了每一颗焦急等待的心。
与此同时,萧宇已经未雨绸缪,安排斯特塔公司着手制作专门用于救援的搭载舱。
这个看似简陋却科技含量十足的装置,一次只能装载一人,但其坚固的结构和周密的安全设计,配备了氧气瓶和通讯设备,确保了矿工在上升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消息一经公布,立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毕竟,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萧宇的矿业公司还在坚定不移地推进着营救工作。
萧宇并非不考虑让矿工们尽早脱困,维持前世的69天救援记录,对于展现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非常重要。
更何况,如今矿工们在地下的生活并不乏味,他们被要求定期锻炼,控制体重,以免腰围过大无法适应搭载舱。
除此之外,他们还能享受到热腾腾的饭菜,闲暇时可以唱歌、打牌、看电视、玩手机,甚至还能抽烟和翻阅成人杂志,情绪稳定,身体状况良好。
因此,无论早晚几天出井,对他们而言并无太大差别。
在救援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萧宇并不是天天都待在现场。
作为蓝星科学家和首富,事务繁多是正常的,主要时间都能参与现场指挥,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
在确认钻井进度无虞后,他秘密前往中亚的哈坦,他要实地看看与罗浮国的战争局势。
在那里,他不仅亲自指挥了对哈坦和罗浮国边境敌军的空袭行动,还与灵娜并肩作战,意图进一步削弱罗浮国的战斗力。
罗浮国同时面临着格鲁吉牙和哈坦两场战争的巨大压力,一边是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另一边则是亚洲新兴巨头兴盟,战争消耗之巨,令罗浮国几近崩溃。
特别是在哈坦战场,罗浮国军队每当准备全力进攻时,兴盟的刀锋兵团便巧妙撤退,诱使罗浮军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