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陕北地区,家家户户窑洞里都有用砖石砌成的灶台,灶台下放着一个风箱,大锅里添好水以后,点燃柴放进锅灶口里,左手拉风箱,右手添柴。如今家家户户都开始用煤气灶、电磁炉等,就算还保留有灶台,也改用鼓风机,风箱早已被淘汰,用风箱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秋期半,秋分来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日这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各地昼夜等长,而这一天也正好在秋季的中间,平分了秋季,故名为“秋分”。秋分日后,随着太阳光直射位置继续南移,我国昼短夜长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秋期半,秋分来。往后的秋天,既无春日风沙,又无夏日炎热,更无冬日酷寒。这个节气,秋高气爽,碧空万里,凉风习习,层林尽染。此时,院子里的桂花已陆续满树满枝,院内院外都能闻见芬芳馥郁的浓香来,秋分节气就是这样明清、亮丽又舒适。
可在文人的笔下,秋总是伴随着伤感和哀愁。所以,也就有了千古绝句“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的确是个思念的季节。当萧瑟的秋风秋雨来临,当泛黄的秋叶片片飘零时,总有人不经意间就会想离别、思亲人,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秋天、秋风、秋雨、落叶、追忆、惆怅、遥望、相思……随时随地都会拥着呼啸的落叶而来。其实,我们这短暂的人生,何必伤春悲秋,应该打起精神过好每一天才对。
到了秋分,天气逐渐转凉,燕子也要纷纷南归。清朝才女紫静仪看到这样的秋天景象,留下了《秋分日忆用济》中的“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清影荡秋波,佳节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寄相思,千里话团圆”,秋分时节迎中秋,中秋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常常将对丰收的盼望、故乡的思念和亲人的祝福,都寄托于中秋之夜的那一轮圆月。
为了生活,纵有千般不舍,也抵不过万般无奈。家乡父母亲人,在秋雨飘洒的日子里,望穿秋水,身在异乡的游子们,抽个空闲,启程回家一趟。打一壶农家自酿的纯谷酒,静下心,坐下来,一边细啜慢饮,一边倾听院中树上麻雀儿欢愉的鸣叫,哪怕只陪父母聊聊家常,吃顿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