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安是敢为人先的农民,最先在小组开始搞土地承包责任制,尽管是偷摸着干,也是越过了当时的体制。随着制度的解冻,他自己办企业,箍新窑,带领乡亲们致富,吃白面馍。我也能想起自家六月六的那顿白面片是多么珍贵,母亲亲手酿制的纯粮醋,硷畔上摘下的泽蒙花用清油一炸,那喷香的味道后来不曾再出现过,以至于现在也总是念念不忘。
那些年的艰苦岁月,吃不好穿不好,但是父辈们不言放弃,用勤劳的双手奋斗着、改变着,我家的土窑二十年前就成了石窑,自来水、电磁炉、无线网……父亲和母亲都能得心应手地用着,门口的土路变成了石子路,拓宽后打成了水泥路。过年的时候,我和弟弟妹妹的车、父亲的电动车都会停在大门口,那种团圆的幸福、物质的满足让人体会着世事的美好。
小说里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物都会给人以生活的启迪、生命的思考。那个没有大本事却老实本分的孙玉厚,用自己身上的光辉养育出正直的儿女;善良的贺秀莲,把生命给了没有一分彩礼钱的男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田福军,是多少父母官的榜样;田润叶、田晓霞抛开世俗,被心上人的品格、灵魂所吸引,勇敢追求爱情……
小说又以孙少平所看到的情形结尾:“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一切是那么温馨,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留下了很多悬念。
我曾听毕华勇老师说起路遥,听过他讲述路遥的文学作品。毕老师提及他和路遥一起共事过,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后期身体就不是很好,又有很大的烟瘾,能坚持把这部小说写完,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那种坚持的力量已经超越了身体的极限。我在想,或许这就是不对命运臣服创造的奇迹,是对这一方土地的热爱,这样才会有了《平凡的世界》这一部鸿篇巨着,一幅气势恢宏的黄土高原历史画卷,就像在小说的扉页写的: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已是路遥文字的受益者。儿子这学期开始上了六年级,我从网上买了一套《平凡的世界》,要让儿子看看并懂得,生活的路上会遇到坎坷,但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