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望着太子朱慈郎那张写满担忧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也明白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于是,他强打起精神,用尽量轻松的语气笑着说道:
“太子殿下,放心吧,我这把老骨头暂时还死不了。您看看我这身板,虽然比不上年轻时那般硬朗,但对付些小病小痛还是绰绰有余的。”
说到这里,孙承宗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不过,殿下此次亲自出征,责任重大,务必谨慎行事。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不可有丝毫的大意与疏忽。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他们经验丰富,见多识广,殿下一定要多听从他们的建议。”
“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孙承宗语重心长地补充道,“殿下乃是国家之根本,万民之希望。您的安危关乎国家兴亡,万万不可有丝毫的闪失。在战场上,您不仅是指挥者,更是万千将士的依靠。因此,您必须时刻保持冷静与理智,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朱慈郎听着孙承宗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与感激。他明白,孙承宗这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经验来教导他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和将领。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将铭记在心,并努力践行!!!
“阁老放心,我一定会谨记您的教诲。”朱慈郎认真地说道,“在战场上,我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将军们的意见,做出最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决策。同时,我也会保护好自己,不让自己成为朝廷和百姓的负担。”
太子朱慈郎闻言,目光更加坚定,他果断地点了点头,仿佛是在向孙承宗,也是向自己许下了承诺。这一刻,他深刻感受到了孙承宗那深沉而厚重的责任感,以及那份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
他心中暗自思量,关于孙承宗的能力,他并非一无所知。早在他年幼时,便时常听自己的老师武战天提及这位朝廷重臣。武战天,一位同样以忠诚与智慧着称的将领,对孙承宗的评价极高,甚至用“大明朝廷的擎天玉柱”来形容他,这在朱慈郎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