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点的战场,位于尼比鲁南纬40度到60度、一片孤悬海外的大陆。
该说不说,这片大陆从环境到方位,都和海蓝星的袋鼠洲有些类似。
四周被海洋包围、上面多是荒漠与山峦,区别在于这片叫“摩罗伽”、译为“寂灭之地”的大陆,面积比袋鼠洲大了数倍,达到了1300多平方公里,放在海蓝星上也就比曾经的毛熊小。
为啥要说曾经呢?
因为时至今日的蔚蓝联邦,虽然在行政管理上仍然采用着四大子联邦的形式,但历经二十多年、整整一代人的融合,已经基本消除了原有的国别之分。
普通公民可以凭借意愿前往联邦任意地域进行定居,当然前提是适应得了当地的消费水平。
不过也不是说全人类的认知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海蓝星上的公民是相处得比以前融洽了,可新的地域鄙视链也在渐渐成型。
比方说,活在海蓝星上的公民看不起太空殖民地里的开拓者,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正统;
火星居民觉得自己好歹也算是踩在地上、比那些活在未完工“滚筒”殖民卫星里的穷亲戚要好;
而以科研人员和军事人员为主的月面居民,则是因为所有的聚变装置燃料都需要从自己这边挖,很自然地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联邦真正的能源、技术和工业中心。
由此可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哪怕放到星际时代也是准的。
联邦政府自然早就注意到了这些潜在的问题,却并没有多加干涉,只是静静地从旁观察。
是不是有些玩火,非要等内部分裂势力哪天抬头了才出手是吗?
的确是存在这种最坏的可能性,但联邦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全面,也更复杂。
社会经济学家认为,只要不是施行高压统治下的任何社会结构,从事任何行业的公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是呈金字塔式结构分布的。
毕竟每个人的才干不同,多劳者多得才是应该。
现阶段就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接受按需分配,只能是一种连理想都称不上的幻想,因为那需要消灭欲望,甚至是断情绝爱。
而没了这些“人性”,人类又哪来向上的动力与活力,到时候恐怕整个社会都会沦为一潭死水,要么就此沉沦停止发展,要么干脆走下坡路。
说白了,人类的天性先天决定了资源不可能被平均分配,有人穷就有人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