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际米兰有了新的股东,下定了决心要拥有自己的球场。只是大家没有想到进度会如此之快。
当初只是那么一听,在意大利这个拖沓的国度,没有金钱开路,一切的效率都上不来。
搞定米兰市政府已经不太可能了,但是马贝尔想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路线。
“在米兰城的南部,罗扎诺市,Cabassi集团有一块100万平方米的土地。我们已经达成了协议,获得了独家经营权。这块土地已经不需要米兰政府审批了。
众人的面前展开着一张米兰的地图,一个红色的圆圈十分显眼。
“这块土地距离梅阿查直线距离20公里,旁边就是地铁站,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土地已经平整好了,随时可以动工修建。”
如果有人还没有具体概念的话,作者可以给你举个例子,大家打开北京的地图。原来的梅阿查大概在北京西北四环车道沟的位置,而新球场的选址应该就在西南五环西红门的位置。
“球场的计划是2013年完成立项和设计,2014年动工建设,2018年可以正式启动。(意大利的效率确实不高)”
“新的球场可以容纳7万名观众。建成之后,将为球队每年至少带来1.5亿欧元的收益。而且这只是票房收益,并不包含球场商业开发的收益。”马贝尔道。
克罗斯道:“前期我们的投入大概是1亿欧元。整个体育场的的造价总投资6亿欧元。其中70%需要通过融资来完成。”
啊……众人被这个计划震得说不出话。也就是说WW体育至少会投入2亿欧元,而要贷款4亿欧元才能完成整个球场的建设。
“大家知道了这个计划,我们就可以讨论球队未来几年的计划了。”克罗斯沉声道,“大家应该知道阿森纳的故事吧。”
的确,足球圈的人谁不知道阿森纳呢?
温格教练含辛茹苦,每年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甩卖队长,就是为了把酋长球场的贷款还完。
“最已阵”,“我厂已崩”,“争四狂魔”……诸多着名的梗根源其实都因为新球场。
“所以接下来球队的目标就是进入欧战区,不管是欧冠还是欧联,都可以。如果不行,那就对不起了。”
斯特拉马乔尼点点头。如果没有欧战区的奖励,那国际米兰的负担将会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