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撒弼蔑道,“驸马的想象力还真是丰富,本王说了断崖周边方圆十里之内没有人家,你不记得了吗?
况且又有谁这么无聊去玩这种偷梁换柱的把戏?”
萧撒弼说道偷梁换柱,便越说口气越弱,他忽然明白杨怀仁和他纠缠萧达勒徽死没死的问题了是什么原因了。
“驸马要查下毒一案,因为营地周边有陛下的宿卫亲军把守,外人是进不来的,所以凶手自然就在营地当中,你却偏偏扯到一个十多年前就死了的死人身上,是什么意思?”
“我没什么意思,只是想搞清楚真相罢了。”
杨怀仁口气淡淡地说完,并不指名道姓,但听了这些话的人,心里难免起疑,如今萧达勒徽的死没死都不敢确定了,加上安国公主前边提到她昨夜曾经看到一个疑似是萧达勒徽的人,那么当年负责追捕他的萧撒弼,便有了洗脱不掉的嫌疑。
因为眼下杨怀仁确实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萧撒弼是两位给耶律洪基下毒者中的其一,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把疑点全部引到他身上去。
像萧撒弼这样身份的人,如果要给皇帝下毒,必然不会亲自动手,而动手的人也一定不会那么容易被抓到,所以即便杨怀仁找出了真相,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来指证萧撒弼就是真凶。
但给耶律洪基下毒之事,并不是一件普通的案件,越是这种影响极大的大案子,越是在某些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多么有力的证据。
只要杨怀仁能用自己的推理,把一个萧撒弼毒杀耶律洪基的故事编排的和真相差不多,自然会得到其他王公大臣的认可。
而到了那时候,根本也不需要什么证据了,在群臣心中他就是那个下毒的幕后指使之人,杨怀仁只要稍加煽风点火,自然有人会想尽了任何办法置他于死地。
所以当一切的线索和都指向了萧撒弼,事情发展到他如何都辩驳不了的地步之时,他只剩下两种选择,要么认罪伏诛,要么立即起事造反。
他不论做出任何一种选择,都能从侧面印证了杨怀仁的推断,他就是那个幕后的真凶。
萧撒弼也越来越意识到杨怀仁的目的便是尽力的把黑锅往他头上扣,他自知论口才他辩不过杨怀仁,只好想尽办法岔开话题。
杨怀仁接着道,“这一点萧大王说的很对,那个主使给陛下下毒的人,一定在营地当中,而且就在现场!
这个案子其实已经很明了了,这个幕后的黑手要毒杀陛下的动机,自然不用我一个外人多说,在场的诸位王公大臣,心中自然有数。
他在捺钵节之前,其实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具体是什么,我都懒得说出口,大家也都明白我说的什么意思。
而那个亲自下毒的人,就是当年那个在众人眼底下跳下了断崖的萧达勒徽,他隐藏了许多年,正是为了今天,他也已经不在乎谁做他的主子,他心里想的,只有报仇,为他被杀的全家人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