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有勋贵和将门的支持,二皇子则有清流和世家的襄助,剩下的三皇子和四皇子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一战之力。
三皇子的母亲贤妃郑氏可是大圣朝的头号世家,虽说不能振臂一呼就将世家力量全部拉走支持三皇子,但绝对能影响世家内部;四皇子的母亲贵妃王氏就越发不简单了,大圣朝刚刚立国的时候可是有“王半朝”的说法。
不过虽然各个皇子背后有自己的势力,可真正能对皇帝构成威胁的却只有大皇子李璋。李璋的母亲,也就是皇帝元后出身北军将门,同时也是勋贵出身。
当年李攸能够登基继位,元后和她的家人可谓出力甚多。但也是因为如此,李攸在称帝后就对元后疏远。尤其是在元后过世后,李攸更是不遗余力地打压元后的娘家。
李攸的“过河拆桥”导致元后娘家虽然蛰伏但却将全部赌注押在了李璋身上。一方面李璋是自己的亲外孙,有着天然的血缘亲近感;另一方面则是期待着李璋哪日学前朝的皇子兵变,直接杀了皇帝老爹坐龙椅。
正因为李攸也知道这件事,所以李攸才抬举李瑱并纵容李瑱将手伸向军队。只不过御林军和禁军这两支拱卫京城和皇城的军队是不可能让皇子沾手的,所以李瑱才在李攸的暗示下对南军及西北军渗透。
可惜南军那边“天高皇帝远”,手握水师及市舶司的他们压根不想掺和到夺嫡里,所以李瑱才只好布局西北军。
但让李攸觉得不满的是,这都好几年了,李瑱居然还没有在西北军中扶持出一个像样的人来!原本还以为李瑱通过王家是打算联合林家,这还让李攸高看了李瑱一眼。结果没想到李瑱居然最后勾搭一个林府的庶子就没有再行动,而且他的目的居然还是为了享受西域的美色!
李攸知道这个结果后差点想拔剑杀了这个儿子。他不介意自己儿子喜好美色,但能不能等登上帝位之后再这样?
如果现在李攸给林雅菡太高地位的话,那无疑就是破坏了二皇子与大皇子之间的斗争基础。尽管林雅菡已经主动疏远了西北军,但她身上的西北军将门烙印是无法消除的。
要是让外人误会自己抬举林雅菡是为了加强李瑾势力,谁知道西北军中会不会有人干脆就投了李瑾呢?到时候二皇子这边竹篮打水一场空就算了,破坏了他与大皇子的平衡才是问题。
“河东王家可有什么动作?”李攸问道,“想来林王氏的报丧消息也该传到了。”
王清芸出身的王家和贵妃王氏的王家并不是一个家族。王清芸的王家为“河东王家”,乃是商户出身,只因为在本朝建国之初对太祖有援助粮食之功而赏了一个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