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与勋贵的合作一方面是双方人马都很薄弱,分开压根没有办法和文官抗衡;另一方面则是武将的势力主要在地方,尤其是边疆地区,而勋贵的势力则主要在京城。所以两边的合作算是优势互补,同时也符合皇帝的期待。
对于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来说,任何一方势力独大都是他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他才非常高兴武官和勋贵能够合作。甚至为了鼓励这种合作,皇帝一边给武将中的佼佼者赐爵,另一边给勋贵的子弟安排进五军都督府以拉近双方的关系。
尽管此时的五军都督府已经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衙门,但它毕竟是朝廷的正式衙门,所以李攸的口谕还是要经过内阁首肯并没有六科反对的情况下才会成为圣旨。
此时内阁已经从御前伺候的太监嘴里知道这个消息,他们略微惊讶了一下之后就开始拟旨。
五军都督府没有任何实权,所以内阁并不需要在这件事上和皇帝做对。
至于他们对周晓的观感,内阁大学士们早就过了单单以对错论人的时期,他们更看重的是利益。
皇帝可以用官职和皇女来拉拢文官的后起之秀,难道他们不能反过来让这些人去勋贵和武将内部“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