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里有市舶司、漕运衙门、水师衙门等等许多部门驻扎,因此这里就是一个“九龙治水”的局面。任何人在这里担任父母官就得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头上的婆婆实在太多,而且每个都得罪不起。
林雅菡有些不解地问道:“郡马为何挑选津卫城?而且津卫城不过是大家平日里的称呼罢了,郡马想去五里台县?青柳县?亦或者是张贵县?”
林雅菡所说的三个县的主要部分都在津卫城的包括范围内,不过津卫城还包括其他部分就是了。
“郡君觉得津卫城有没有可能成为津卫府?”周晓问道。
大圣朝其实一直有将津卫城整合成津卫府的说法。原因是大圣朝一直在构建拱卫神京府的近畿防线,而这道防线的四个主要节点就是单独设立的府城。但这道防线主要针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以对于南方和东方相对薄弱。
南方倒还好说,因为大圣朝一直是陆权国家,所以南方其实算是大圣朝的后方基地,故而防御相对松点并无不妥。
但位于东方的津卫城的防御压力却越来越重。以前它面向大海算是具有天然防御优势,大圣朝建国初期顶多只有高丽、东瀛的人渡海而来,偶尔会碰到真腊、暹罗及苏禄等国家的商人。这些国家的国力相较于大圣朝简直就是蚍蜉,所以大圣朝并不惧怕他们。
但随着红毛番、大小弗朗机及昂撒人的武装商船出现在大圣朝海岸线时,大圣朝开始意识到海防的薄弱。
也因为如此,大圣朝一方面设立市舶司与这些国家通商,另一方面也设立了水师衙门来防止这些国家意图不轨。但津卫城这里缺乏统一调度,所以一直被李攸认为是个薄弱环节,故而才有讨论建府的说法。不过根据林雅菡的回忆,似乎到李瑾登基的时候,津卫府还是没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