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皇后轻轻抿了口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风敛和梧桐郡主之间的关系,只要这层窗户纸没人挑破,即便有人半路截胡,那又能怪谁呢?”
方嬷嬷听后,沉默片刻,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方皇后神色从容不迫,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说道:“男人或许可以对某个女人没有情感,却绝不会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若是换做他人,本宫可能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放在风敛身上,若他娶了静安,他必会对她负起责任来。”
方嬷嬷听后,不禁陷入沉思之中,不由的想起风敛那改嫁的娘。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再过几日便是国公府老夫人的寿诞,到了那时,本宫会将赐婚懿旨送去宣读。”方皇后悠然自得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方嬷嬷惊讶地看向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安和担忧之情。
难道娘娘是想要逼迫风家在众宾客面前认可这门亲事吗?
她忍不住想要开口劝说几句,但话到嘴边却又停住了。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宫女走了进来,跪地禀报:“皇后娘娘,太子妃求见。”
“传进来。”方皇后放下茶杯。
太子妃是她娘家的侄女,平日里不常进宫叨扰她,看来这次必有重要之事。
方嬷嬷只得恭敬退开。
太子妃走入殿中,恭敬地向方皇后请安,“母后。”
…………
风国公府老夫人的寿诞到来,府内依旧秉持着一贯的低调作风,并未有任何大肆庆祝的迹象。
不仅如此,连宴请的宾客也尽可能地减少,仅邀请了一些熟悉的友人前来。
尽管如此,国公府的威望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即使他们刻意保持低调,还是吸引了城中众多人的目光。
特别是在寿诞前夕,皇帝亲自下达旨意,赐予了国公府丰厚的赏赐,使得城中人们议论纷纷。
一辆马车缓缓驶向国公府,车内坐着杨氏、赵氏以及罗锦云。
杨氏心情焦虑不安,忍不住对身旁的罗锦云说:“云姐儿,我只是一个乡下女人,这次去参加国公老夫人的寿宴,要是出丑了该如何是好?我个人出丑倒也罢了,就怕给你大哥抹黑,让你们俩遭人耻笑。”
听到这话,罗锦云抬起头,微笑着安慰道:“奶奶,您以前不是参加过许多次花会和皇家家宴吗?怎么现在要去国公老夫人的寿宴,反而变得这么紧张?”
她的语气中带着调侃,仿佛在说,难道参加寿宴比那些盛会更让人心慌?
杨氏想了想,确实如此,自己已经见过无数的大场面,早已不是初来乍到的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