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无话。
……
第二天傍晚,我等终于抵达武昌,随即便在全柔的引领下前往太守府暂时休整。
在一番沐浴更衣之后,我等便齐聚太守府的大厅中,一时间人才济济。
不仅左右军师——王猛、鲁肃都在,还有我的头号大将——周瑜,另有全柔、姜维、陶侃、星月等人。
按照这个阵容,此次和开个朝会也差不多了,因此众人此时都很严肃。
虽然眼下局势已经颇为改观,且比一个月前也更加明朗,但其实局势依旧不容乐观!
现如今,淮南、桂阳、南郡、巴郡等处皆在打仗,真可谓是四面楚歌!
虽然我已经率军打败了叛军的水师,使得我军重新夺回了水上的控制权,但也只是暂为缓解了一下我方的压力而已!
对此,众人再次众说纷纭,献计献策。
比如鲁肃认为,眼下临近年关应该暂时休养,等到来年开春后再作打算。
王猛认为,如今不仅是我方的处境堪忧,其他诸侯也是如此。
当此之时应当开展外交工作,争取一二外援,从而消除一两路外敌的威胁。
周瑜认为,如今淮南、桂阳两处只是疥藓之疾,唯独南郡和巴郡才是重中之重。
如今韦睿新败,刚刚失去了全部舰船,我军应当趁机发兵支援甘宁!
届时,刘裕势力首尾不得兼顾,只能放弃南郡,从而使得我方不战便能收复南郡!
新人诸葛亮则坚持认为,庞统和二蒯依旧有被说服的可能,于是主动请缨北上襄阳。
姜维则是作为武将,又对南方的局势不了解,于是一言不发。
全柔则是人微言轻,但又心忧儿子的安危,因此希望我能优先处理桂阳之事!
星月则是想到了如今韦睿失去了舰船,接下来定会死守江陵,增加我方收复南郡的难度,从而感到自责不已。
唯独陶侃依旧一言不发,并且还在闭目养神,显然是没人理他,他也就不发表意见的态度!
我听着众人议论纷纷,不禁感到头疼不已,这也是我第一次对手下智囊众多而感到烦恼!
我不禁望向陶侃,突然想起了陶侃在历史上的事迹,从而心中有了些许启发。
“士行为何一言不发?”我不禁问道。
见我询问,陶侃这才睁开了双眼,眼中却是一抹精光在闪烁。
“不知主公志在何方?”陶侃却是如此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