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血之孙吴> 第1417章 白狼山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7章 白狼山之战(2 / 2)

由此可见,曹操是做好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准备。

可眼看大军就要启程进军辽西,天公却不做美,夏秋季节大雨连绵。

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傍海道不通。

进军时间不得不一拖再拖,一直到了秋七月。

此时,乌桓也已经有了准备,“遮守蹊要,军不得进”。

这样看来,似乎只有退军这一条路了。

如果此时退兵,那么就将前功尽弃,任由二袁养成气力。

届时,乌桓骑兵一定会时常骚扰幽州,那时曹操的背后就永无宁日。

曹操当然不会轻易地离去,他在徐无山请出了当地的向导—田畴。

乌桓军的大本营在柳城,由无终发起的攻击线穿过渤海沿岸的平原地带。

但七月,雨季降临,大雨在低地泛滥,道路泥泞,使得这片地区不能通过了。

乌桓也料到了这条进攻线路,扼住河口,曹操军一时不能前进。

曹操就战况求助于熟悉当地情况,且早先和乌桓有过争执的田畴,田畴告诉了曹操一条通往西汉前沿领地的废弃道路。

从那里军队可以行经无防守的地带,在乌桓最想不到的地方予以攻击,若如此做一仗也不用打就能得到蹋顿的首级。

曹操大喜过望,采纳计划,回师无终。

并命令部下在水边的路上树立标志,写上:“中夏时节,道路不通。我们等秋冬了再进军。”

敌军哨兵看到标志,相信曹操真的撤军了。

如田畴所料,乌桓人大为失算,以为任何不能穿越平原地带的军队都会撤回。

七月,郭嘉建议兵贵神速,要曹操丢下辎重,迫使军队轻装前进,以免拖后腿和警醒敌军,曹操谨记在心。

临走前,曹操又命人在滨海道旁立个牌子,上书:“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

表面上是通令全军的路标,实际上却是为了麻痹敌人。

乌桓人看到,信以为真,以为大军去也,因此不做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