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果然把承恩侯家两位留下了,不过因为问过了皇帝皇后的意思,她也明确说了,年长的那个,要赐给宗室。
母后皇太后也看好了一个,是太傅家嫡孙女,她笑着同太皇太后说道:“哀家喜欢性子活泼的,能热闹热闹,母后,就把她留下吧。寿和出嫁了,她留下陪我说说话。”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寿安公主早已出宫居住,寿昌公主在外头没回来,日后寿和公主也出宫了,母后皇太后身边是真的连个贴心人都没有了。
太傅的年纪也七十有余了,算不上太大助力。
她点点头,“既然你喜欢,就留下来吧,就当多了个孝顺女儿。”
圣母皇太后把自己看好的两人留下了,青州知州家的女儿柳唤云温和喜人,笑起来喜气洋洋。
同安伯家的贵女王秀锦性子爽快,叫她喜欢。
看着她们,圣母皇太后笑的和蔼。
至于皇帝喜不喜欢,那有什么要紧,皇帝连选秀都不愿意自个来看。
更可况,皇帝喜欢的静嫔,圣母皇太后可不喜欢。
皇后陪坐在正殿之上,太皇太后和两宫太后都选了人,她却一直没有发表意见。
太皇太后看着她,说道:“皇后也选两个吧,日后,还是皇后和她们相处的时候多。”
皇后笑着应下,看了许久,终于等到了一个容颜娇俏的姑娘。
如果说,端嫔得宠,一是因为她性情,二是因为她所生的荣乐公主,做了三年陛下的独生女儿。
哪静嫔得宠,想必是因为她容貌叫陛下喜欢。
静嫔容貌娇俏,有孕时身子也不显臃肿,自有一番风流妩媚。
望着眼前相似的娇俏容貌,皇后笑的和气,“皇祖母,孙媳觉得她不错,就选她吧。”
新人胜在年轻,若是她再比静嫔性子好些,那就更好了,皇后满意的想到。
不多时,定国公家姑娘和丹阳大长公主家秀女被领了进来,皇后虚着太皇太后神色,把她们两留了牌子。
皇帝要用定国公府,也会因为成王,对定国公府有所芥蒂,这样的人留在宫中,占一个高位,也得不了宠爱。
至于定国公府谋算,哪又算的了什么呢?不用自己出手,太皇太后不喜欢他们,自然不会叫她们如意。与先帝同甘共苦过的母后皇太后,对定国公府,想必也有自己的看法。
丹阳大长公主并不讨宫内喜欢,不然凭着恩宠,也不会让自己家孩子进宫居于人下。
她们两家的闺秀被选进宫,皇后还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