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件条件:驻团场所的条件肯定会影响排名,更高级的建设规格,更优秀的设计水准、更顶端的乐器配置,甚至某个细节属于“世界最xx的音乐厅”都是加分项。由于这需要实地评估,自然不会每个季度都采集一次情况,当新乐团注册时,文化部门会派考察组去一次,后续若团方认为有必要,如大翻修或新场所落成,也可额外“依申请考察”。
2.活跃程度:包括音乐会演出,包括唱片发行,自然也包括其他形式的艺术活动,它们的每一次开展都会在文化部门备桉。在正常情况下,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合作:非凡组织能依托文化部门更好地监管艺术活动,对抗邪神组织渗透,而团方自己也唯恐报备遗漏,这会影响活跃度评分。
3.市场价值:这是权重最大的维度,如果说“活跃程度”侧重数量,“市场价值”则更侧重质量。这个世界的人们有更强烈的艺术付费意愿,乐团的营收能力是其影响力的最好证明途径,即便简单地用“利润排名”代替“乐团排名”,恐怕也有七成以上的准确度。
4.认知价值:各媒体的报道次数与质量,民众在投票活动中的青睐程度,这些也是考虑在内的因素,文化部门会作出综合评判。
在范宁了解后看来,这套评价体系的计算细则或许较为复杂,但大结构上是非常简洁又合理的,它基本做到了“不遗漏不交叉”,注重结果导向,而非虚名。
比如,乐团新聘用一位着名演奏家担任首席,或签下了一位极富盛名的指挥大师,这算不算水准上去了?会不会影响排名?
——除了多几篇媒体报道外,恐怕没有什么直接加分项。但大师自带的吸引力,让演出的票卖得更好了,或发行了更多高评级唱片,排名自然上去了,如果没有,那说明双方磨合不当。
再比如,乐团投入巨额宣传费用造势,能不能提高排名?
——这多多少少会让民众“认知价值”变高,但如果你砸进去的成本,连从音乐会票房和唱片销量中都赚不回来的话,那抱歉了,利润下降,更大权重的“市场价值”分扣光了。
嗯,除非这砸进去的钱不是自己的,而是某富家子弟或财阀集团的,那自然排名会蹭蹭上涨,“资助收入”也计算在“乐团营收”内,能受资本青睐、或被狂热崇拜者以实际行动表达喜爱的交响乐团,排名靠前是理所当然的。
这些逻辑,想起来都很务实。
“而我最具优势的两项能力,一是‘旧日’和‘启明教堂’带来的排练和现场演绎优势,第二个,就是层出不穷的新作首演,包括前世音乐再现,也包括我自己写的东西。这些不是直接加分项,就看我怎么将潜力变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