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样程度的烫伤皮肤,异常吓人。
由此,姚倩的上一世可想而知……
姚倩躺在床上想着心事,想着立马起身。
身边突然伸过来两只小手,是大妹姚萍和二妹姚宁。她们在阻止她起床。
姚倩心头一动,是了,这两位可是穿书女主,虽然都是胎穿,却都带着前世的记忆。
上一世她们是不是也是这样习惯性的拦着自己,不让自己那么早起床?
好像是的,可是上一世,姚奶奶的严厉,早就刻入骨髓,让她习惯性的想要屈服。
她一个十岁的孩子,每天五点不到就起床,帮着大人们烧火,收拾院子,出去捡柴火,这些都是小事。
最重要的是,夏天天亮的早,她要早点起来织渔网挣工分。
姚家大队是个渔业大队,男人们靠出海打渔挣工分,女人们和女娃们靠织鱼网挣工分。
半大的女娃们织渔网能挣多少工分?
可别小看了,虽然上一世的事情太久远,姚倩的记忆也模糊了。
可再模糊的记忆,跟钱有关的,那还是忘不掉。
她带着两个妹妹还有大堂妹,四个女孩织渔网挣工分,结算的时候,一条渔网能拿几百个工分!
渔网有大有小,还有专门的分类用处,捕什么鱼用什么网,都有讲究。
就拿普通的小黄鱼网来说,织一条渔网,不用两个月,能拿到六百多个工分。
女娃能织渔网挣工分,男娃们不行吗?
当然不行,这渔网的网线都是尼龙线,有粗有细,要先缠到线梭子上,再用来织网,男娃们手脚不够灵活,这个活还真就干不了。
姚家六个成年男人,除了姚爷爷,五兄弟都在船上讨生活挣工分。
姚倩的爹在家里是长子,在大队里是个船老大,一天挣十三个工分,其他四兄弟一天十个工分。
大队再按照工分给渔民们分钱,除了每个月支取一部分钱以外,剩余的部分,到年底再统一结算。
渔民们每个月拿着粮本去粮站买供应粮,这点跟城市户口有点像。在船上干活的男劳力一个月有四十斤口粮,家里的女人一个月三十斤口粮,孩子们一个月二十斤,十岁以内的孩子一个月十六斤口粮。
只是,他们是渔民,跟端铁饭碗的城里人,到底不一样,渔民要看天吃饭,碰到台风天,或是别的恶劣天气,渔船好几天都没法出海,也就意外着家里男人没有工分了,家里媳妇和女娃们织鱼网的工分,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