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师哥住在一个房间,我们这屋就我们两个人,有一个上下铺,师哥住在上铺,我住在下铺,有一个用木头打的办公桌,师哥把资料和地图都给我了,我拿起来看,师哥没有打扰我,出去跟考古队聊天去了。
师哥给我的资料并不全,只是东拼西凑的资料,我看了好久,也没有什么头绪,我看的正认真的时候,师哥回来了,笑着对我说:“有什么发现没有?”
“没有,我还没看完呢!”
“不着急,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山呢!”
“恩,那行,睡吧!”
早上起来的非常早,大家吃了一口饭,就开始上山了,村里旁有一个山,这次发掘就在这个山上,听师哥说这个山有个古墓群,这次主要是发掘这个古墓群,我真的没有参加过考古,也没看过考古,我本以为考古跟盗墓没有什么区别,当考古开始的时候我就崩溃了。
到了山上,师哥他们开始对照资料,用石灰标记出位置,这个古墓群规模可不小,用石灰标记完最少也有五六百平。
师哥安排大家干活,先是用洛阳铲打了探洞,随后用石灰画线,这些细活我干不了,就帮他们拎着白灰桶,画完线后,开始用铁钎挖,师哥告诉我首先要把覆土都清理干净,除了我们十多个人,还在村子找了不少人来干活。
大家有说有笑的开挖,我们挖出探方,有几个人开始进入探方清理,听他们说这些墓都是竖穴土坑墓,我也不懂,细活也不是我干的,我一直都挖探方,干体力活。
清理出几个探方,师哥带着他们开始清理,我以为直接挖到墓室就行了,没想到他们用那种小铲子一样,一层一层清理,照这个进度,什么时候能挖完啊,看着都头疼。
中午当地村民给我们送饭,每个人一个盆,半盆米饭,在给你两勺菜,大家坐在地上吃,晚上天黑就下班回去休息,就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因为前期比较忙,我也没办法去周围找墓了,只能跟着他们,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挖了二十几个探方,第八天的时候,第一个探方挖到了墓,说是墓就是一个土坑,土坑里尸体都烂没了,就剩下一些青铜器,陶器,青铜器也没有几个完好的。
我站在外面看他们清理,清理完还要拍照,做标识等,然后小心翼翼的把青铜器周围清理干净,虽然无聊,但是我也学到了很多专业名词,比如说我们挖掘的方格,叫做探方,考古遗址中未有人活动前的天然堆积土层叫“生土”,当人类居住或进行其他长期活动时,会在地表大面积形成新的土层,其中夹杂人们有意抛弃的垃圾和无意失落的物品,叫“熟土”。
有时候,由于当地人类活动有较长时间的中断,或因自然灾变(如洪水、火山爆发)在熟土层之间会出现含不含有任何人工遗物的自然堆积层,叫“间歇层”,考古把生土层,各熟土层和间歇层统称为“地层”。
好在探方都已经清理完了,没有我什么事了,有村民在帮忙运土,我能抽出时间上山去找墓了,说实话很多人对考古不是那么理解,说他们磨洋工,其实他们也不容易,蹲在地上一点一点清理,这一蹲就是一天,咱们不说蹲着了,就是咱们坐着,坐一天不活动也受不了啊,看他们蹲在地上拿刷子刷,我是真心的佩服这群人。
我一个人来到附近的山上找墓,因为涨水的原因,已经看不到原来的样子了,也只能凭借经验来找,我一个人带着洛阳铲上山,感觉哪里有墓,明目张胆的探墓了,可能是职业病,有时候还是改不了东张西望的毛病,看到附近有人,习惯性躲起来抽根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