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什么办法解决?
当然有。
就是依靠现阶段越来越成熟的运动科技。
比如苏神现在做的就是,由他的苏神实验室推出的新产品——
模拟高海拔的低氧装置。
以及在高原模拟低海拔的高氧装置。
这么做的话,高原适应可以提高血红蛋白生成数量、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生成素,这有助于运动员在平原或低海拔地区以更高的强度进行训练。
住在海拔2200-2500m的高原上有助于提高血红蛋白生成量。
在海拔3100m左右的高度则是最能有效提升除血液外的其他参数。
加速血红蛋白生成的最佳时期约为4周,小于3周的训练则可提升运动的经济性与酸碱缓冲能力。
每日在海拔2500m处停留20-22h/d就足以提升运动表现与促进血红蛋白生成效应,促进血红蛋白生成效应的底限是12h/d。
这些数据苏神这边可是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尤其是今年他决定要这么做的时候,第一次对身体的刺激其实是最有反应也是最激烈的。
他是严格按照科学流程来进行“高住低练”的模式,这个训练今年从二沙岛就开始了,利用高科技,只是反复执行,然后等身体指标回弹后再继续进行二次的适应。
拥有精确数据指导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把最好的效果和最坏的效果都标记出来。
让自己尽可能得到好处,减少坏处。
而眼下这个时间点上,绝大部分人只知道这个概念。
这些清晰数据指标。
那还要再过几年才会有实验室一点一点的验证出来。
苏神这边不一样啊。
他都是直接有了答案,然后有意去引导实验室的那些天才往这个方向去做。
避免了错路和试错,自然是一马平川。
你以为苏神今年说要让全部的运动员趁别人低谷的时候,趁他们病要他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