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籍贯虽然是山西太原的,可是他从小跟随做丝绸生意的父亲在杭州生活。他的老师和朋友都是江南文人,他自然随大流加入了张士诚的幕府出任谋士。
跟历史上郁郁不得志的那些大文豪一样,怀才不遇的罗贯中难免会心生怨气,将这份怨念带到了文学作品里使得曹操这个人物的形象变得丰满具体起来。
罗贯中擦拭着脑门上的冷汗,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小说本就是一家戏说之言,根本当不得真。用大王的话来说就是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罗贯中这话说的相当牵强,听在朱樉的耳朵里有点强行解释的意味。不过连朱元璋本人都对《三国演义》这本书赞不绝口,而罗贯中老师写的《水浒传》在朱元璋眼里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亲自下令让翰林院的学士编纂后才能出版。
对于《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个亦正亦邪的人物,朱元璋这个当事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