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法兰西1794> 第504章 用魔法打败魔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4章 用魔法打败魔法(2 / 2)

色佛尔瓷厂的前身,是1738年成立的万塞讷陶瓷厂。后者的赞助人是着名的蓬帕杜侯爵夫人。由于她是法王路易十五最宠爱的情妇,万塞讷陶瓷厂也借此得到了王室的垂青。

1756年,万塞讷陶瓷厂搬迁至色佛尔(位于巴黎以西,临近蓬帕杜侯爵夫人的城堡)。

1759年,路易十五正式成为了色佛尔陶瓷厂的主人,它也因此荣升为法国皇家陶瓷厂。在法国国王的大力扶持下,色佛尔瓷厂成长为法国最顶级的瓷器中心,云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和画师。路易十五王还特许它的产品能够使用鎏金等奢华工艺。

然而在这一时期,法国本土的瓷器工业依然无法与德意志(萨克森公国)的迈森瓷器分庭抗礼。

那时法国虽然从萨克森公国工匠(一说是从中国商人)那里,偷来了优质瓷器的正确配方,就像一百多年前,法王派出间谍从威尼斯获取玻璃镜的秘密一样,然而千算万算,法国境内缺少一项制造“硬瓷”的关键原料,高岭土。

正是高岭土的缺失,使得色佛尔瓷厂长期只能生产石英成分较高的软瓷。质地上看,和更高级的迈森硬瓷,以及中国瓷器尚存差距。

直到1768年,法国波尔多化学家维拉里在法国南部城市利摩日附近,发现了丰富的高岭土矿,从此,法国的瓷器工业揭开了新的篇章。

从1770年代起,利摩日的高岭土被运送到色佛尔瓷厂,后者开始生产高品质的硬瓷。法国的高档瓷器终于补上了缺失的最后一环。不久,法国瓷器在品质、设计、装饰上均达到了顶级水准,并逐步从德国迈森瓷器手中夺回了欧洲瓷器界的“头把交椅”。

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那些具有王室背景的巴黎瓷器厂受到了严重冲击,很多瓷器厂不得不停工停产。

因祸得福的是在利摩日,一批私营瓷器厂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那是高岭土的发现,也深刻改变了利摩日的命运。

这些利摩日瓷器商人坐拥眼前的高岭土矿藏,大量吸收从法国皇家瓷器厂(巴黎色佛尔瓷厂)逃难而来的熟练工匠与技师,短短数年里,便将利摩日打造为法兰西,乃至全欧洲名副其实的“景德镇”。

当利摩日成为瓷都之后,这原本也是一件好事。然而,商人们的共性就是贪婪。即便是上维埃纳省省长、国家税务官与当地商会共同拟定的商业税,大部分利摩日商人依然想方设法的拖延缴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