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和大明神铳现在有多少,还有组装火炮,朕这次御驾亲征要带走。”
毕懋康微微一笑道:
“回禀陛下,目前库房有大明神铳两百架,新型热气球有五百个,可以组装的大型野战炮三千门,陛下是否全部带走?”
朱慈烺摇摇头:
“大明神铳和热气球全部带走,组装炮带走五百门,还有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火箭,开花弹,步枪等都要多准备一些,明天神武军前来领取。”
“遵旨!”
之前战争用的热气球,都是朱慈烺从系统兑换的,这次全部都是皇家科学院研制。
热气球的原型,最早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脱险,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后来发展为热气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皮材料以及致热燃料得到普及,热气球成为不受地点约束、操作简单方便的公众项目
当然,大明现在制造的热气球还是比较先进的,热气球主体结构材料,都是从系统兑换的。
热气球并没有什么太高的科技含量,就是气囊中填充空气,通过装置对空气加热,使之变轻获得升力。
宋应星他们研制的热气球升空的高度有限,正常情况下高度为一千米左右,极限一千五百左右米。
热气球的吊篮也不大,只能装两个人,极限载重最多三人。
虽然高度无法和后世相提并论,但是在那个年代,绝对没有办法把它打下来。
燧发枪的射程有限,那时的大炮直来直去,无法对空直击。
朱慈烺让皇家科学院研制热气球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空中观察获取情报,还有可以居高临下,往对方人群扔手榴弹。
因为高度问题,对方只能眼睁睁看着热气球,根本没有任何方法对付。
可以把敌人气的半死,看不惯又干不掉他。
……
近日要御驾亲征,又在乾清宫召见了大明内阁六部重臣,把他离开京师的事情,都仔细交待一遍。
孙应元依然代替皇帝处理政务,其他大臣要鼎力支持。
众臣退出乾清宫,此时天色渐渐暗下来,小太监曹安进来禀告:
“皇爷,公主,定王和皇后等人求见!”
朱慈烺微微一笑:
“让他们进来,再去让御膳房多准备菜肴,朕今晚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