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桌旁无人说话,蔡丁山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清了清嗓门:“诸位应该也都知道前些日子松州都督府王大都督击败吐蕃人的事情,前几日松州有消息传来,吐蕃人已经派来使者,暂时停战,同时允许通商贸易,地点就在松州!”
“当真?”一个青衣汉子抬起头来,面上满是喜色:“这可是大好事呀!”
“不错,只要是不打仗,终归是好事!”另一个面团团的男子笑道:“只是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有机会分一杯羹!”
“是呀!吐蕃虽然是苦寒之地,但也有许多他地没有的特产,若是能与其贸易,互通有无,那也是大有可为的事情!”
“是呀,光是彼有吾无,便是好处了。听说吐蕃当地所产的药材,药性就要比中原的强上不少!”
“嗯,应该是水土气候的缘故,那里气候酷寒,一般大小的药草,中原五年长成,吐蕃就要十年,药性自然要强不少!”
“不光是药草,还有别的,比如香料、丹砂也都是上品!”
相比起其他人,于呐想的更多一些,他暗想莫不是蔡丁山已经拿下了贸易之事,所以才召集我们来商议?但又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当初大家虽然筹了两万贯给王都督送去了,但这与吐蕃贸易是何等大事,又岂是区区两万贯能打发下来的?难道是王都督看在那两万贯的份上,给了他们一个入门之阶,这个倒是差不多了,想到这里,他的心思也热乎起来。
“诸位!”蔡丁山笑道:“这吐蕃与我大唐现在关系颇为微妙,名义上还是舅甥之亲,实际上说是敌国也不为过。所以这贸易之事分外的不一般,一个不好,不但生意做不成,身家性命搭进去也说不定。所以王都督与吐蕃使者商议之后,约定双方在一处通商,一个月两次,只有得到敕书之人才可参与吗,否则皆以违禁处置!”
听了蔡丁山的话,茶桌旁波澜不惊,唐代的国际贸易本来就很浓重的官办色彩,像这种必须得到官方特许才可以加入的体制在他们看来本就是应有之义,而且聪明点的已经猜到了蔡丁山多半已经弄到了敕书,否则也不会把大家叫来了,无非是价码问题。
“敢问一句,这敕书要花用多少呢?”桌旁有人问道。
“诸位还记得当初那两万贯钱款吗?”蔡丁山笑了笑:“王都督在信中已经说了,当初出钱的人都有一份敕书,无需另外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