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急令心腹近侍,连夜密召奚毅进宫,说与计划。奚毅指天画地,立誓必要效忠,并与元徽、杨侃等商议已定,单等尔朱荣进京,照计行事。
次日升朝,元子攸召见诸臣,问中书舍人温子升:东汉献帝之时,怎样除掉董卓?
温子升猜出帝意,遂将当年司徒王允施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之事说之。
孝庄帝慨然说道:朕之情理,卿所具知。死犹须为,况不必死?吾宁为高贵乡公曹髦,不为常道乡公曹奂。但须借鉴王允激反李傕、郭汜教训,今只除尔朱荣、元天穆首恶,其余党羽,皆赦免其罪可也。
元徽及杨侃等人闻之,齐道陛下圣明,全力赞同。
温子升复将细节商量周密,约定一旦发兵,天子立即从别门而出,防止尔朱荣突袭,并身藏利刃用以自卫。众人反复计议已罢,当夜乃散,各自准备。
宫中埋好伏兵当日,尔朱荣便已进京,与元天穆前来拜见天子。
孝庄帝置酒相待,论及皇后即将产子大喜,君臣尽欢,翁婿皆乐。酒过三巡,尔朱荣见天子眼神游移不定,似觉危险,便借口长途跋涉疲惫,与元天穆匆匆辞帝离去。
杨侃等人未得消息,匆匆赶到之时,只看到尔朱荣和元天穆扬长而去背影。
此次机会丧失,元子攸极为被动。由于刺杀落空,消息立时泄漏,内外四处传闻。第四日,尔朱荣再次入宫,只跟皇帝打个照面,便以醉酒得病为由辞出,待在府中不出。
元子攸大恐,对温子升道:尔朱荣托病不出,必是已知刺杀密谋,将欲命军入城。若果如此,朕与卿等只能束手待毙矣。
温子升道:如今说不得,只能孤注一掷!
乃与众人商议妥当,如此如此而行,复又在明光殿埋好伏兵。
元子攸准奏,遂亲书诏旨,派传言官赍持,随元徽往相府报喜。
元徽依计,故作急如星火,骑马驰至丞相府,进门便喊:万千大喜!皇后生子,请外祖父入宫探望,并亲为皇外孙取名也。
一脚迈入相府,见尔朱荣与元天穆豪赌正酣,乃上前一把摘下尔朱荣冠帽,告之喜讯,欢舞盘旋,以示庆贺。
尔朱荣见其如此行为颠狂,不由发怔,半信半疑。便在此时,传言官随后入殿,南面而立,高声宣旨:皇后喜生麟儿,皇帝诏命国丈大将军入宫,为皇子取名,速速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