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华夏真相集> 第十七集 涤尽烟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集 涤尽烟尘(2 / 2)

犒赏三军已毕,于是清算王世充同党之罪。

因黄门侍郎薛德音常为王世充撰写文书,其中用辞对唐室多有不敬,因命杀之。

复命拘捕王世充手下诸将段达、杨汪、单雄信、阳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朱粲等十余人,一一叙论罪行,都命绑赴洛水小洲上斩首示众。

李世积念在单雄信同乡,且共同举义,便向秦王求情,希望可免单雄信一死。

李世民却道:昔日瓦岗山上,聚义者多为英雄好汉。惟单雄信与翟让共同聚义,然翟让遭李密诛杀之时,其第一个跪地求饶,归顺李密,是对翟让不忠。其后李密兵败洛口,只有王伯当始终相随,单雄信与邴元真皆举其所守城池以降,是对李密不义。王世充以女嫁之,当洛阳罹难,其却忍见岳父兵败而不顾,是对王世充不孝。公受迫于窦建德之时,彼为昔日故友,袖手旁观,是对公不礼。似此不忠不义,不孝不礼之徒,留于世间何用!

李世积无言以对,只得来至刑场,泣谓单雄信道:小弟无能,不能救兄出于危难。

单雄信回顾自己一生,良心发现,摇头叹道:生死荣衰,并非上天注定,凡事皆人力所为也。贤兄不必自愧,当唐兵出关之时,我已知自己必定会死。

李世积:弟今为唐臣,忠义难以两全。贤兄自放心去,家中老小,弟必代为照顾。

言罢,就肋下拔出解手刀来,挽起前襟,撩开裤腿,割下自己股上一块肉,鲜血淋漓,递到单雄信口边:你我兄弟,乃生死之交;弟今上要忠于秦王,下须扶养兄之母妻,便以此肉,随兄同死!

单雄信张口吞下,热泪长流:单某平生枉说兄弟恩义,今日方知何为兄弟恩义也!

李世积大哭而出,单雄信慷慨赴死。

历史真相:就后世各类评话演义所载,或者坊间野闻传说,隋末诸路英雄好汉,迭经艺术加工,大多倒与其本来面目颇相符合,惟独赤发灵官单雄信,形象几经变化,已是面目全非,且忠奸易位,终至说不清楚。据正史《旧唐书》所载,只说单雄信是一员骁将而已;段成式《酉阳杂俎》便将其骁勇具象,说单雄信伐枣树以为枪杆,连枪头并重达七十斤,称为寒骨白。南宋孟元老作《东京梦华录》,又把单雄信尊为神灵,说民众曾为其立庙祭祀。元杂剧中有尚仲贤《尉迟恭单鞭夺槊》一折,单写“单雄信逞大胆心怀奸诈”。至明代《大唐秦王词话》中,单雄信中王世充美人计,被迫做其驸马;然后诈病回金墉,将李密家眷赚至洛阳,胁迫瓦岗众将投降王世充;事后却又阻止王世充给众瓦岗兄弟加赠官职,使以半俸闲住,长随军营。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单雄信又跪地求饶。则不信不义、妒贤嫉能、贪财好色跃然纸上,形象被极度丑化。晚明时期,袁于令作《隋史遗文》,复将单雄信形象扭转,并首次点明(或说捏造)单雄信绿林首领身份,为人侠义,扶危救弱。清代《说唐全传》及《隋唐演义》出笼,且迅速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单雄信形象秉承《隋史遗文》,始终身为绿林豪杰,本色不改,劫富济贫,豪侠仗义,最终宁死不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