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对于容闳的邀请表现得非常兴奋:“公使先生,我非常渴望能够到贵国看看,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去。”
接下来他说到了华族最近在欧洲的困境:“我知道你们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公使先生一定在思考报纸上的事情究竟是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公使先生只要想一想,你们到底动了谁都的奶酪就知道了。我们欧洲有一句谚语叫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便与其不死不休!”
俾斯麦没有说穿,但是他的话确实让容闳找到了方向。
接下来,俾斯麦建议容闳将华族的学生送到普鲁士,或者是德意志邦联的其他国家。他保证这些孩子会得到公正的对待,而且他们在这些地方也能够学到他们想学的东西。
俾斯麦是一个政治家,他自然不会这么好心。
他对华族示好,完全是因为普鲁士对外贸易的百分之三十都与华族完成的。
这两年,华族开辟了那霸自由港,在那霸、上海和港岛都建立了商品交易所。
与华族交易渐渐变得容易起来,欧洲一些小国纷纷从中受益。其中就包括普鲁士。
以前他们只能购买英国人从东方贩运来的东西,现在他们可以直接过去贸易。
董良实行的贸易均衡政策,也让很多国家受益。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普鲁士了。因为华族从欧洲进口最多的就是钢铁。
而普鲁士的钢铁产业在欧陆算是比较强的。他们靠着华族的订单,不断地扩大国内的生产规模。光是过去一年,普鲁士就新开了十几家钢铁厂,这全是因为华族的强大需求。
而且普鲁士需要的一些商品也可以直接从华族购买,减少了中间差价。
英法可以通过殖民地获得原材料,倾销商品,但是普鲁士这样的国家,只能依靠正常的贸易。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华族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
俾斯麦不想给那些银行家给搅黄了。
那些伦敦的犹太人,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欧洲的神,试图控制一切,让欧洲的百姓,甚至是王室都给他们打工。
他们这是做梦。俾斯麦认为,普鲁士这一次绝对不能站在英法这一边。他们想要跟华族开战,那是他们的事情,但是他们休想封锁贸易。
那样的话德意志邦联就要跟英法翻脸。
除了与容闳搞好关系,俾斯麦还在邦联议会内进行游说。向德意志邦联体内的各个国家介绍保持与华族贸易的种种好处。
通过了这次与俾斯麦的会晤,容闳似乎也找到了打破僵局的关键。
所谓的外交不过是分化敌人,而分化敌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对方的阵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