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军队的到来,大大助长了岛上政府当局的气焰,他们开始更加肆无忌惮地迫害爱尔兰人。
只是帕麦斯顿高看了自己手下的这些新兵。
他们将在爱尔兰岛上得到一个血的教训。
爱尔兰自由军只是董良走的一步闲棋。
当初伍崇曜向他举荐康纳利的时候,董良就已经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
只不过这支自由军出现的不能太早。太早的话,起不到牵制英国人的作用,反而容易被英国人消灭在萌芽状态。
华族与爱尔兰兄弟会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自由军。
在美利坚同样有上百万的爱尔兰人,他们大部分位于北方各州,而且其中大多数都是工厂中的底层工人。
联邦政府已经做出决议要讨伐西部地区,征兵的命令下达到了各州。
虽然在总体上,征兵工作进展缓慢,但是首先提出这个倡议的北方各州却比较积极。
芝加哥的一家钢铁厂外,征兵的摊位已经搭建起来多日,但是钢铁厂内的工人却对此丝毫不感兴趣。
中午时分,工人们都在食堂吃饭。
一名穿着工人服装的爱尔兰人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工友们,联邦政府增加了我们的人头税,还要让我们参军,他们根本就不将我们当人。我们当初从爱尔兰逃到新大陆,不是为这些资本家卖命的,而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他们让我们去参军,又让我们的家人在后方交税。我们必须站起来反抗。有没有人愿意跟着我们一起罢工?”
男子名叫本尼亚·克莱蒙特,他就是钢铁厂工会的负责人,又是当地的爱尔兰人领袖,在爱尔兰裔的工人中有很高的威望。
今天的事情,也是他们提前商量好的。
这个时候趁着吃饭的档口宣布出来,只是走一个形式。
现场的照片被提前安排好的记者拍了下来。很快就会刊登在报纸上。
在圣诞节的前一天,芝加哥钢铁工人宣布大罢工,反对人头税和全面征兵。
这个圣诞节,大部分的西洋国家都不是很好过。
英国人后院起火,印度殖民地动乱,女王王冠上的宝石不保。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就更不用说了,手中最重要的殖民地丢掉了,内部的经济形势也是一团糟。法国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北非的殖民地爆发了叛乱,奥地利皇帝还准备跟他的小弟萨丁王国开战。
作为一个苟王,拿三这次不得不出手,否则以后就没有人愿意跟他们后面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