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早已为聿明氏安排好了住处。
在吴淞口东岸,船厂下游不远处的地方,有一处不高的山包,山势平缓,山上树木苍翠,风景秀丽。山脚下有一处南朝之时兴建的禅院,掩映于山林之中,溪水潺潺,幽静雅致,规模颇为不小,只是现在早已荒废,杂草丛生。
这处地方若是按照地图对照,大抵应该是后世吴淞西炮台的原址,只不过沧海桑田,吴淞口一带又是沙洲遍布,地形地貌几乎随时都会发生变动,一千多年之前的长江出海口一代,实在是跟后世的地图牵扯不上什么关系……
此山无名,横卧于吴淞江口,紧扼长江水道,地势险要。
房俊打算再次修建一座要塞,一方面拱卫吴淞江,一方面护卫长江水道,日后火炮研制成功,便再此修筑炮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尤为重要的是,即将开工的皇家水师学堂,便选址于此……
山脚下的禅院经过修葺整补,精致颇为幽静典雅,便将聿明氏族人安排在此。
聿明氏老者很是满意。
对于聿明氏来说,成仙得道是他们至高无上的追求,人世间的享乐早已抛在一边,每日里一钵清水、一顿素餐足矣,只求在房俊这里学得格物之后,能有一处安宁的住所使得他们沉下心来仔细体悟、领会。
生活宛如苦行僧一般艰辛、自律,却有乐在其中、怡然自得。
当然,小吃货聿明雪似乎是唯一的例外……
那青年向房俊拱手道:“在下聿明雷,多谢大总管照顾周到。只是吾聿明氏从不追逐世间享乐,如此清幽雅静的住所已是最好,尤其是面朝江河,百日里观赏潮汐百态,夜里独卧,风涛汹汹,直逼枕簟,鱼龙舞啸,其声形时入梦寐间,意洒然快也。至于其余生活细节还请大总管莫要多加照顾,否则有害于吾等苦修之心,于天道有悖,望大总管理解。”
如此温文尔雅的一个如玉君子,居然起了“聿明雷”这个一个气势十足的名字,倒是让房俊颇为意外。不过对于聿明雷的要求,房俊自然乐得答应。
“聿明兄不必客气,若是有任何需求,但请直言无妨。虽说此次聿明氏前来是咱们两相得益之事,但本侯毕竟身为地主,便应尽到地主之谊。不知此次聿明氏前来者,共有多少人?”
“大总管客气了……此次出山,共有族人三十九人,皆是族内出类拔萃的青壮。都是精通数术、略通格物,吾等不怕苦累,只求能习得世间格物至理,所以还请大总管尽管安排。”
聿明雷笑起来玉树临风的样子,虽然一身葛麻布衫,却偏偏又一种莹润如玉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