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我是罪恶克星!> 第61章 厌世,被两个社会同时抛弃的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 厌世,被两个社会同时抛弃的人(2 / 2)

在这样一个密不透风的社会环境中,所构建的超凡者模型表明,往往很少的人能够觉醒,而他们一旦觉醒其素质和天赋都是远超当下的平均水平的。

不过因为数量稀少,导致他们并不能用质量代替数量建立起灵气的循环,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灵气潮汐的原因。

而到了现代,工业革命的发展让机器代替了人力,也让人可以从繁重的,不拼尽全力工作就无法活下来的窘境中解脱出来。

一个机器的能力无疑是比人更为强大的,社会同样需要人从重复的,繁琐的,低效率的低等劳动中解脱出来。

于是原先强调每个人各司其职的规训社会就不再适合当下的生产力,现在的人类社会,更加注重人类本身的创造力,毕竟只需要一次小小的能源革新,人类的生产力就能指数级跃迁。

人类中只需要诞生一个可以完成这项技术革新的人,就能比得上数十亿人按照原本的生产力进行社会生产。

像古代一样赌人类社会中会诞生那些几百年才能诞生一个的绝世天才?

不,当然是直接全人类一起解放思想,人人都释放自己的创造力,进而挖掘出真正有天赋的那个才是最快速的办法。

于是不用各个国家,不用它们的强人统治者们一起推动,大家都约定俗成地放弃了传统的社会风气建设,试图将人类社会从规训社会改造成功绩社会。

在功绩社会中,所有人不再从小到大听到耳提面命的你不能干什么。

而是你能,他能,我能,我们能,所有人都能干什么。

在无限制的鼓励下,人类将会迸发最大限度的创造力,会以最快的效率诞生那个可以改变时代的天才……”

这是一段冗长的自我陈述,来自于纳维达德精神病院其中一个有关于人类集体潜意识对应超凡者诞生的大数据模型的研究组。

当时周余臣顺利加入繁花以后,同样也获得了可以自由阅览纳维达德精神病院遗产的福利。

不过当时他自己本身就身负《周礼》以及《春秋大龙刀》这两样绝世传承,对纳维达德精神病院的一些研究其实并没有那么感冒,所以他更多地是去浏览一些不那么涉及实际操作的概论性质的论文。

出于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终极哲学三问的探索,周余臣找到了这篇关于超凡者数量会被什么影响的论文录像。

论文里面提出了天才般的构想,那就是在古时候超凡者的诞生其实是源自外在灵气的刺激,因为在规训社会下,作为心灵之力最大的产出来源,广大人类是一个个除了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以后,没有任何丰富精神活动的动物庄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