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轩、刘艺妃和诚龙偏头看唐记里一眼,只听唐记里沉稳地说道:“各国文化有差异,难免就会有海外上映前的二次剪辑,久而久之我们国内创作者也就养成了发行上映的习惯,先在国内上映,后在海外上映。”
既不暴露国内市场不通海外渠道的劣势,也不说明是豪莱坞的强压,这番回答算是差强人意。
“按唐你这么说,那这部电影是不是也要再次剪辑才能在西方上映?毕竟你说的文化有差异,那有些东西在你们国家播合适,但在别的国家播就不合适了。”这名记者追问。
此问一出,不管是张义谋还是陈恺歌,亦或是冯晓刚等各位大导都不屑一笑。
这记者问这番话的目的再明显不过,无非就是想要通过媒体施压或宣传报道,意图改变唐记里的想法,把电影进行重剪。
重剪什么?答案不言而喻,把属于华国元素的东西能多剪掉就多剪掉。
反推之,这名老美记者是位排华者,对华的偏见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但值得玩味的是,一上来就发问如此问题来刁难人,试图给电影在海外上映制造障碍,那说明这名记者也承认了这部电影的优秀。
刘艺妃和楚轩相视一眼,彼此的眼神中都流露出无奈,果然如诚龙所说,映前采访和映后采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氛围。
只听唐记里不动声色道:“UA院线是这部电影的全球发行方,来酒店的路上其在华的负责人给我说,整部电影没什么需要再剪辑的,所以请这位记者朋友放心,我们的电影会完完整整出现在全球的观众面前,带给全球观众最完美的视效盛宴。”
这老美记者露出迷茫的表情,在理解着这番话通过翻译后的语序逻辑。
当理清楚后更是一时语塞,我是在刁难你,你让我放心?我把你当敌人,你这是把我当朋友了?
台上的楚轩、刘艺妃和诚龙,台下的韩三坪、王金花和在场上百人各都忍俊不禁,那记者有点懵的样子,显然是被唐记里的发言逻辑给绕晕了。
现场的气氛,也从渐变的紧张瞬间充满了喜剧氛围的戏剧性。
这个老美记者懵了,换到下一个英国记者:“在观影体验中,我看到的是两个世界的人们都很友好的模样,全程几乎没有人物间的冲突,这样的世界观是不是过于理想化而不太现实呢?”
他的声音在会场中格外清晰,语气中带着强烈的质疑:“虽然电影艺术高于现实人文,但是不是也要符合底层人文色彩呢?唐,你是出于什么考量来设计出这样的世界观?”
台下的乔恩、爱默里奇等外国电影人眯起了眼,这个问题涉及到两国深刻的文化思想差异,而这个问题也是让他们对这部电影稍感不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