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两个倒霉蛋,一脚跌进去,便阴差阳错的颠覆了唯物主义的认知。
易承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
躺在北阳城低矮的黄泥城垛上,翘着二郎腿,口中叼着一根青草,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远处翠绿的麦田间,有不少穿着麻衣的农人们在辛勤劳作。
陇西五月的日光既不毒辣,也不阴郁,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让人忍不住想打瞌睡。
易承把垫在脑后的右手抽了出来,呆呆地望着手腕处,不知道在想什么。
【3:10:16】
一个散发着莹莹白光的倒计时,此时就出现在他的手腕处的皮下,似乎与他的血管融为一体,从这个倒计时上来看,还剩下三个多小时。
“呵。”易承的嘴角翘起,有些不屑地哼了一声,“十年才给半个月,时间敢再短点吗?”
一阵和煦的微风吹过,周围的环境静悄悄的,似乎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忽而在城外远处的小道上,响起了一阵嘈杂声。
易承转过头,就看到一支马队样式的人群正朝城门走来。
离得近了,易承看清了来人的面貌,这支马队的人数很少,仅仅十余人,每人牵着一匹马,为首的两人头戴黑冠,身穿长袴儒服,其他人穿着各色麻衣布袍,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样子。
“敢问小郎,此地可是北阳城?”
为首戴着黑冠的一个中年人走到城下,朝着躺在黄泥墙上的易承问道。
易承坐起身随意打量了他一眼,见来人言行举止很有礼貌,便打了个哈欠道:“正是北阳城,不知先生从何处来?可有验传?”
黑冠中年人先是楞了一下,他入秦许久,一路上所遇谈吐粗鄙者众多,而此时面前这个小郎问起话来竟然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这让他有些好奇。
“吾从魏国来,西出函谷关,尝闻秦王言‘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某家多年参李悝之《法经》颇有心得,愿为秦王驱用,特不远千里请入栎阳,入秦之时,已得秦国验传,小郎尽可拿去查看。”
说罢,他便从怀中掏出一块木牌样式的东西。
易承一怔,眼角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
没想到这一世只有半个月的时间,竟然也能在陇西碰到一位历史名人?还是如此有名的?!
易承跳下黄泥城墙,接过黑冠中年人递过来的木牌,木牌上公孙鞅三个篆书大字仿佛像是亮着光一般扎眼,这也让易承频频瞄眼打量着面前的这个男人。
他的眉毛是很细的双燕眉,五官清瘦,留着一撮山羊胡,有几分书生的模样,整个人瘦高瘦高的,在这个人均不足一米六的时代,大概能有个一米七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