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综艺大电影却做到了!
它摒弃了繁琐的后期制作,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既保留了综艺的真实感,又带来了电影的新奇体验。
《爸爸去哪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成片被投入院线,轻轻松松就能斩获好几个亿的票房。
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这个全家欢聚的时刻,观众们更倾向于选择这种轻松愉快的综艺大电影来放松心情。
因此,票房收入大概率会更高,从而让制作方赚得盆满钵满!
这样的成功案例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许多业内人士都十分眼馋这种低成本、高效率、高回报的电影制作模式。
甚至有人开始跃跃欲试,希望能够复制这样的成功模式,从而分得一杯羹。
综艺大电影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精准把握了市场的需求,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
然而这种看似成功的商业模式,却也为电影圈带来了巨大的弊端!
陈飞摇了摇头,毫不犹豫的说道:“《奔跑吧兄弟》不会这么做的。”
“为什么?”
王常田有些不解,这不是一个赚钱的好渠道吗?
陈飞反问道:“最近冯晓刚和日报之间的骂战,你没去关注吗?”
就在前不久,《日报》的一篇报道引发了内地电影圈的热议。
它们认为,综艺电影是市场的自然选择,电影行业应当顺应观众和人民的喜好。
然而,冯晓刚等一众导演却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后者认为,《日报》所谓的尊重市场选择,实则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非真正的人民需求。
在他们看来,《日报》的言论无疑是对电影艺术的亵渎,甚至有可能误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这原本只是行业内部的讨论,却因冯晓刚等人的直言不讳,从而变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一时间,《日报》与大导演们之间的争议愈发激烈!
前者坚信,作为媒体,有责任传达市场的声音,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而后者同样也很猛,上来就是一通怒怼,称前者是钻进了钱眼里,完全不管电影行业未来的发展。
随着争论的升级,导演协会竟然也加入了这场口水战,他们公开发声,力挺冯晓刚,对《日报》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
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使得整个电影圈陷入了一种僵持和对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