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三国之挣扎求活> 第二百九十三章战后二三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三章战后二三事(1 / 2)

马淳回师平壤后,将北方事务依然交由辽东总督甘昌总领,军事由毛大负责,民政由辽东刺史万震主持。记功封赏一番,在平壤附近白头山建了一个大大的陵园,将阵亡将士遗体、衣冠安葬在此,并主持了一个盛大的仪式以作祭祀。

此战,辽东军校尉熊竹以下,包括随军徒附,共阵亡四千两百六十一人。其中大部分烈士遗体都带了回来,只有水师陆战队接近两千将士被魏军割去了首级,取走了象征身份的铭牌,遗体大多不能分辨。

所幸烈士遗体虽然被野兽啃食的残破不堪,但依然还能捡回来大部分骨骸。马淳派人将烈士们的遗体尽量收回来,又派人前往昌黎,趁司马懿还未回师洛阳,提出用金珠粮草以及俘虏向司马懿交换被俘将士和烈士首级。

为了能够如数换回俘虏和烈士首级,马淳甚至愿意用手雷、火炮用来交换。

这让司马懿震动之余,更是暗暗高兴。在当世人眼里,作为军人,若是被打败,最重要的就是守节尽忠,你慷慨赴死才是最该做的。若是投降求活,那就是小人行径,就算放回来了,都会受到世人鄙视。

当年曹魏大将于禁和庞德就是两个绝好的例子,二人在荆州战场被蜀汉大将关羽水淹七军,战败被俘。庞德誓死不从引颈就戮,而于禁却贪生怕死,俯首投降。

庞德死后,曹操深感悲痛,又是为之流涕,又是封其二子为列侯,更是将其四个儿子养在身边,令人悉心照料。

到了曹丕继位,还追加了庞德的谥号,赠谥号为“壮侯”,将他四个儿子都封为列侯,从祀于魏太祖曹操庙庭。可见曹魏上下对庞德宁死不降的行为是如何推崇和称赞。

反观于禁,被关羽俘虏投降后,非但没有收到重用,还一直关在大牢不闻不问。东吴打败关羽,将于禁带到建业。孙权倒是想要用于禁,还给封了个将军的官职。可是东吴朝中众臣对于禁极为不屑,官位远低于他的骑都尉虞翻不但上书要求孙权杀了他,还当众要拿鞭抽打羞辱于禁。

好不容易等到孙权臣服曹魏,为了表示诚意,将于禁送回洛阳。当时的曹魏皇帝曹丕表面上既往不咎,封他为安远将军,可是在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

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曹丕马上给了一个“厉侯”的谥号。这个“厉”字可是有数的恶谥,由此可见,于禁是多么的为世人所厌恶。

马淳却迥异于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观,他极为重视部下官民百姓的生命。就连在军中,他都告诉部下官兵,战败了可以为了保命而投降,他马淳一定会想方设法将他们救回来。回来了,他也不会鄙视他们。

因为生命是宝贵的,不能为了那些所谓的大义而轻易放弃生命。

虽然他的言语很多人不认可,好些部下依然会鄙视投降之人,甚至暗暗决定自己如果投降,就一定要宁死不降,维护自己的名节。

但大多数人还是感念马淳的仁厚,毕竟千古艰难惟一死,主公爱护部下的性命,不就是仁义之邦的表现吗?特别是那些辽东入伍的底层士卒和随军徒附,当自己生命有了保障的时候,随军出征也很少有抗拒的想法。

马淳做到了这一点,为了救回这不到一千的俘虏,还有换回烈士们的首级,他愿意开出天价的条件。即便是司马懿试探性的提出要拿火炮、掌心雷来交换,他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