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重生朱棣之子> 第一百三十一章:统计大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一章:统计大明(2 / 2)

朱高煦却立即说道:“爹,夏原吉今日旬休,卓敬已退班。大雪虽停,路却不好走,待他们两位入宫时,怕是天都黑透了。”

隋唐时,官员十天休息一次,称为“旬休”,而读书的学子也自这时开始有了完备的假期。

首先是旬假,十日一休,相当于后世的双休日。

其次是田假,在每年农历五月北方麦子成熟的时候,为期约一个月,读书的学子们回家下田割麦,相当于后世的暑假。

最后是授衣假,“授衣”即“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授衣”,农历九月已近暮秋,天气转冷,学子回家取新制的冬衣,授衣假为期接近一个月,相当于后世的寒假。

到了元代,旬假、节日假都化为乌有,全年的假日减少到十六天。

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更是将假期精简为每年只休息三天,分别是正旦年节、冬至节和万寿节。

永乐开元后,朱棣为示新君宽仁,大规模恢复假期,每月三天的旬假,加上正旦、上元、中元等传统节日,形成了延续后世数百年之久的节假日体系。

眼下,朱棣急着想了解大明财政,自动忽略了官员有旬休的这个现实问题。

他此时听了朱高煦的补充,便对李兴道:“户部尚书郁新的宅子距离皇宫最近,你带人抬轿子,去把他请来。”

“奴婢遵旨!”

李兴恭声领旨退了下去。

朱棣让人用轿子把户部尚书郁新请进皇宫的做法,再次刷新了朱高煦对朱棣这位工作狂的认识。

他本想劝朱棣改天再找户部高官商议赋税之事,但转念一想,既然朱棣兴致所在,他又何必做扫兴之人呢?

更何况大明的赋税确实有诸多疏漏的地方,用户部尚书郁新之口,把这些问题说给朱棣听,远远比他朱高煦提出来的效果更明显。

“走,咱父子俩先去文华殿等着。”

朱棣说话的同时,起身离开了龙榻。

“是。”朱高煦恭声道。

半个时辰之后。

“老臣拜见陛下。”

郁新进入文华殿,连忙躬身行礼道。

“郁卿免礼。”朱棣扶起郁新道:“朕此次唤郁卿来,是有事请教。”

郁新连忙道:“臣不敢当,陛下有所问,臣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为何会有人说本朝的赋税收入不如宋朝?”朱棣直言问道。

其实大明的财政收入刚开始并不低于宋朝前期,但宋朝中后期的盐酒茶税增加之后,大明的财政收入就开始低于宋朝,但差距并不大。

后面收入低于宋朝的根本原因,乃是大明赋税长期不增长,反而有下降趋势。

大明财政收入从洪武开国到永乐年间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自永乐后期开始下滑。

“回禀陛下,两宋之疆域,远不如我大明辽阔,但其平均年度赋税折算成白银,却与本朝相差不大。”郁新道。

“这是为何?”朱棣问道。

郁新道:“陛下,宋时商业繁荣程度远高于农业,因宋廷不限制土地兼并,故而导致民间土地大量被兼并,很多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改行成为手工业者,如此反而促使宋代商业繁荣。”

“宋廷还取消了宵禁,因此其夜间城坊闹市商业极为发达,且全国商业城镇之数远超唐代。商业的繁荣,给宋廷带来了巨额的商业税收。”后世有人说明朝商税税率很低,因此没多少商税可收。

其实大明商税种类并不少,而且自开国之后,其种类是逐渐增长的。

当时的通行商税税率大多是十税一、二十税一或者三十税一。

大明建国之前,元末群雄割据,朱元璋的地盘最小,农业税收取最难,工税更是微乎其微,因而收取运输货品税和库房存储税等商业税就成了重点。

于是朱元璋在其辖区内建立官店,垄断交通、存储等行业,并实行低税。

待占领集庆称吴王后,他就将官店改名为宣课司,各地官店改为通课司,对过往船只、商人所带货物等进行征税。

因为商贾货物在城外堆积,同时经常受到官吏盘剥勒索,朱元璋便在三山诸门外濒水的地方建造了店面,这就是“塌房”。

各地货商的货物在“塌房”进行储存时,收取税钱三十分之一、中介费三十分之一、存储费三十分之一,总计即十分之一。

大明建立后,朱元璋施行垄断中介行业的政策。

牙行主要有三大类。

其一为官府经营的“官牙”即官店,典型的代表就是“塌房”。

其二为在对外贸易的管理衙门,市舶司内建立的牙行机构,主要负责衙门与本土商人及外商间的交流事宜。

其三为民间私牙,必须交税后得到牙帖,有效期为一年。

起初,朱元璋禁止民间牙行,但因为造成商贸流通阻塞等多重问题,之后解除了相关禁令。

历史上的明朝中后期,随着农业兴盛,各种经济作物、运输业逐渐发达起来,工商业税开始增长。万历中后期,商业税就成了大明朝廷的主要税种之一。

但可惜的是,由于官商勾结,朝廷无法从大商人手中收到税,导致大部分税收流失,只能去向中小商人下手,引发民怨沸腾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宋代税收一直重于本朝,不但赋税繁重,且种类较多。尽管宋廷赋税收入很高,但民间米价、布价等却也一直在上升。大多数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宋廷富有而得到改善,尤其宋廷还对外承担巨额的战争赔款。”

“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准。太祖皇帝开国之后,遣周铸等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亩,定其赋税。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久之相习成风,乡里欺州县,州县政府,奸弊百出,谓之通天诡者。于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太祖高皇帝厌恶商人,大明开国之后推行重农抑商之策,故而商人在本朝的地位较低。洪武年间,朝廷施行海禁之策,以至于本朝商人与海外通商不顺,商税大大减少。”

“当然,还有无孔不入的腐败,比如地方官员仗着天高皇帝远,贪墨赋税米麦,以及军中吃空饷,侵吞军屯子粒。”

朱高煦记得,历史上明朝末期,朝廷在军队薪资方面花费了两千万两白银,几乎占据当年收入的三分之二。

当时军饷名义上发给一百二十多万名士兵,但实际上真正的士兵总数还不到五十万人,其余七十多万人全都是虚报的名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