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法家此前逃入蜀中,后来法正也通过后世知晓自己的早亡,故而多少也能品味出几分命运弄人之意。
寻常人遭遇一次则气短两次则志穷,这岳飞堪称不屈不挠也。
庞统脸色也柔和了两分,略有无奈道:
“此等人物,担系天下于一身,吾等怜其生平,其人唯见其志也。”
孔明之执拗他深知,而此刻他也通过后世简述,隐隐在这岳飞身上看到了相同执拗的影子。
……
“什么至尊天子,不过是个贼狗攮的泼贱烂人!”
赵匡胤已经记不得这是今天第几次骂人了,而且非得是不雅之辞才能抒一口恶气。
不然若是说其“昏淫无道”什么的,总觉得好像是在夸这完颜构一般。
这等话语令刘翰皱眉,赵普就当听不到,旁边的内侍们则连侧目都不太敢。
本来就是这样,对这些忙于笔记的内侍来说,眼前的大宋官家是天子,可那赵构也是天子。
眼前的陛下骂骂还行,他们若是跟着附和两句那岂不是有乱上之嫌?故而一个个好似缩头鹌鹑一般一言不发,只专注忙手上的工作。
赵普眼见赵大出了气,遂劝道:
“官家何必气也?等康王受了度牒吃斋念佛为靖康祈福消灾,此般事情必不生也。”
如今赵普对晋王之事一点都不担心,根本不需要他出力,每次光幕皆是最好的助攻,单单这些就足够提醒官家勿要行什么彰显天恩之举了。
而且只要等晋王受了度牒,即便事后真有什么连自己都不知晓的金匮之盟之类的东西,那朝臣也会让那东西变成假的。
毕竟兄终弟及有多不靠谱众所周知,而且和尚干预皇家之事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赵匡胤对此则是更不担心,毕竟晋王如今剩的就只剩一个名号了,党羽树倒猢狲散,其中行径不端者更是悉数收押只待大理寺断罪责。
甚至有时候赵匡胤反而更加庆幸有光幕这个东西,若非有此物赵光义怎么会按捺不住好奇入宫被他单手擒之?
不过想着此前光幕当中岳飞平贼匪时的所用的手段,赵匡胤忽地就有点后悔:
上次怎么没试试那大耳刮子好用不?
【宗泽病逝之后,汴梁的东京留守需要赵构指定派遣,这种情况下不出意外派出的都是和他沆瀣一气的货色。
于是,“性残忍好杀,短于谋略”的杜充走马上任成了新的东京留守。
杜充不出意外采取了与宗泽积极支援联络河北义军完全相反的举动,改为对河北义军不闻不问,使得河北民间活跃的抗金义士直接失去了大后方的支援。
同年秋,金国再次南侵,这次旗帜鲜明的打出了要擒拿赵构灭亡赵宋的旗号,并捎带进攻陕西。
熟悉的“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的剧情上演,赵构此前早已见势不妙跑到了扬州,听闻金军南下之后又跑到了杭州,呆了两个月之后又去往了建康(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