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忽地想起来了前汉时同样也是如此飞速扩张国土时,后人的称功之语:
“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
“可惜即便是这成吉思汗也未有饮马地中海之功。”
于是魏征当时就起身要站出来劝谏,引得李世民大笑安抚:
“玄成何必着急?朕虽羡其辽阔之土,但亦记得后世评其‘只识弯弓射大雕’之言。”
对这些堪称心腹的臣子,大唐国君向来坦荡,这般空前辽阔之帝国说不羡慕是假的,但他也更能清楚看到其中危机。
就如这摩诃末,五年时得中亚广袤之疆域,时人皆以为强国骤起。
结果勿说蒙古至,单单一后宫干政废长立幼之事,就引得其国内动荡,最终被这铁木真两年灭其国,碎裂成一抷尘土。
反倒是被那花剌子模太后不喜的长子,还犹有雄心能反抗一二,其国之亡令人慨叹。
而且即便是这蒙古,又能屹立几何?
这中亚到了后世不还是崩落成什么什么斯坦之类的一干小国?
故而李世民想的很开:
“那罗马远在万里之外,朕难动身,只要我唐有使能至彼处,能将那地中海之风貌绘于纸上让朕一观,便足矣。”
阎氏兄弟正在对着光幕往手里那西起地中海东至倭国岛的宽广地图增添细节,闻言不由得对视一眼,皆有一点点心动。
最终李世民也是洒然道:
“宜开海疆树千年之基业,不可自满学那带明而锁骨关!”
虽不知那后辈是何地口音称大为带,但念了两次之后,大唐国君表示…还挺好玩儿的。
这么一说倒是让长孙皇后略有一些可惜:
“当时就应该请玄奘法师在长安多留一些时日。”
“好与阎监作学一些丹青之术,好留一些天竺风貌。”
“咱们这后辈曾说,这后印度察其史还需去翻看玄奘法师的游记,可见是国史亦也断绝,可怜得紧。”
这个感叹倒是令李世民心里骤然跳出来一个想法,然后一扭头便对上了阎氏兄弟那忐忑的眼神,于是赶忙安慰道:
“朕如何会令汝等西行?且汝等亦不必说自请之语,朕必然不准。”
于是两兄弟此前的八分忐忑和两分心动变成了十成十的哭笑不得。
但阎立本琢磨了一下长孙皇后所说,心中也骤然有了一个想法翻腾:
何止那天竺国的后世不知其如今风貌?
看后世汉儿对那《清明上河图》之推崇、对《张议潮出行图》之研究。
可知大唐眼下司空见惯的州县之景和唐军风貌,皆为后世难知也。
既如此,何不再多培养一些可作工笔之人,效仿大明国的《永乐大典》编撰出一部能见唐之风貌的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