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网游小说>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618章 马可波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8章 马可波罗(2 / 2)

朱标暂时没惦记那么多,这个聪慧的太子只是看着光幕上那对劳作的百姓赞誉有加的态度,隐隐觉得恐怕这后世对自家老爹的有些行为多半也并不怎么赞许。

【京杭大运河确实促进了江南的进一步繁荣,而这繁华之名通过海贸传播到了海路之上,并最终从客观上来说,促进了《马可波罗游记》的发表。

一般来说,大部分史学家也将公元1300年前后发表的《马可波罗游记》看作是欧洲开始正式认识中国的事件节点。

从这本游记当中推测,马可波罗大约诞生于1254年,即宋理宗的末期,于1275年前后和父亲叔叔一起到达了中国,后来大约十六年后,当时忽必烈的女儿阔阔真要去伊尔汗国完婚,船队就顺道把马可波罗捎上送回了威尼斯。

但马可波罗回去没几年就倒霉的遇到了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械斗,本人更是被直接抓住扔进了大牢。

蹲大牢的日子很是无聊,唯一的娱乐就是囚犯们互相讲述过往经历给解闷逗趣,而马可波罗的讲述引得同一个号子的意大利商人鲁斯蒂谦大加赞赏,认为这个故事能火,能挣大钱!

于是在老鲁的鼓动下,老马口述老鲁执笔,涉及了了中东、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十来个地区国家风土人情的马可波罗游记就此成书。

书中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虽多,但中国毫无疑问占据了最重要的篇幅,全书四卷,其中两卷的主题都是中国和忽必烈,占据了一半的篇幅。

但我们上面所述的全是来自于马可波罗游记当中记载的推测,实际上马可波罗自己究竟有没有到达中国,实际上至今还是个悬案。

一方面,老马对中国的某些内容叙述非常详尽,比如货币、制盐、税制、司法等。

而其中的苏杭篇章更是不吝言语赞叹西湖之景,从亭台楼榭到城市运作,从贸易流程到苏杭名胜,叙述详尽到杭州有多少个桥梁有多少个广场,以上这些记录比《元史》还要更加详细。

但另一方面,老马也用相当长的篇幅介绍忽必烈如何喜欢他,对他赐钱赐官赐仆人,按理来说这么受宠的一个色目人必然会在史册当中留下记录,但无论是《元史》还是当时的民间野史,从来没有提过有马可波罗这么个人“简在帝心”的人物。

最不合理的则是老马自称在中国生活了十六年,但在民生方面比如茶文化、筷子、道教、汉字、教育制度、缠足等等,以及当时已经横亘在中华大地上一千多年的长城,都没有在游记当中留下只言片语。

所以我们在往期曾经聊过一个说法,就是有学者认为老马可能只是进行了一次远航旅行,中国的种种事都是从当时的元朝水手那里听来的,毕竟对本土人来说,司空见惯的民生相关确实没有介绍的必要。

但如今回过头来看,老马到底有没有亲身到过中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可波罗游记》确实发挥了堪称推动时代的作用。

在老马游记发表之后大约二十年,另一位东游的意大利商人鄂多立克也同样发表了《游记》。

两本游记的共同点就是对当时中国之繁华极尽溢美之辞,几近神话之国,这引得当时的欧洲人一部分半信半疑,一部分则心驰神往,而最终寻找富饶中国的接力棒不出意外的,传入了葡萄牙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