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本就喜爱制礼奏乐,往前做为官家,一旦做出出格之事或是懒政,台谏弹劾的折子怕是都要怼到他的床头来,如今他既为郭氏,倒是想弹琴便弹琴,想奏乐便奏乐,快活如斯。
他很快就投入到这种恣意的生活当中来,上午去工部报道一下,看看水泥的制作进度,点个卯就回去帮宋婠看折子,虽说宋婠将水泥制作交给赵祯负责,但他又不必亲自上手,工部能臣多的是。
就是宋婠,学习进度飞快,折子他只需大概率猫几眼,觉得无误即可,毕竟若是有错漏,宰执必然不会通过,事情清闲,他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礼乐当中。
如此一连过了好几日。
官家一连七日召幸被废的郭皇后,在前朝后宫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人都在猜测官家是否是旧情复燃,已然是后悔废后了?
暗自猜测的台谏不禁得意起来,官家不听从他们的劝谏,如今尝到后悔的滋味了吧?
虽是如此想,但台谏依旧不看好废后重立之事,这代表着官家的决策失误,有损官家威严。
纷纷上奏请官家不要耽于女色。
后宫当中,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苗、杨二位娘子了。
“官家竟然一连七日都未来我宫里!”杨美人坐在铜镜前,看着镜中因未面君而憔悴不已的面容,愤怒的推倒了桌上珍贵的香粉,“郭氏那个贱人!”
苗娘子也在自怨自艾,嘴里不停的咒骂着远在福宁殿的赵祯,手里捏着的经书化作了郭婠那得意洋洋的脸,恨不得立刻撕烂才好。
她揉着抄经抄的发酸的胳膊,嘟囔着抱怨:“官家也太过分了,不就是让人打了郭氏身边的宫女吗?竟然下旨说我以下犯上,让我抄经思过!郭氏到底给官家灌了什么迷魂汤?”
苗娘子身边的宫女一脸惶恐,偷偷的瞧了眼周围,见无人才放下心来:“娘子,您不要乱说话。”
从前都是她们几位娘子得意,郭氏身为皇后身份尊贵却失意不已,怎么如今情况倒是反过来了?
“不行,我不想抄经了,我要去太后宫里告状!”
刘娥已然崩逝,宫里还有另一位太后杨氏,当初刘娥“生了”赵祯,却忙于政事无暇顾及他,便将赵祯交给淑妃杨氏来抚养,严格算上来,杨氏应当是赵祯的养母。
刘娥和杨淑妃亲如姐妹,真宗逝世后,在赵祯亲政之前,刘娥主外,犹如皇帝,杨淑妃主内,犹如皇后。她们两人就像是夫妻,一起抚养宋仁宗。
刘娥临死前,遗命尊杨淑妃为皇太后,虽然违反祖制,但赵祯同意了。
所以现在宫里还有一位杨太后。
如今皇后被废,宫妃们知晓杨太后与官家情意深厚,每日都去给杨太后请安,小意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