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慎重起见,走出房门之前,两人都身藏短剑,以备不测。
一顿饭功夫过后,一行三人,来到了一处小山坡前。
三人停下脚步,稍作休息。
一大片草地,绿地毯一般,从脚下,向西北方向延伸着。到了山脚下,绿树杂花,渐次增多,这块绿地毯,也就变得色彩斑驳起来了。
看着这小山,坡度平缓,倒像是一个大土丘,刘大将军这样说道:“昭婷、青儿,你们姐妹俩,爬上山去不成问题吧?”
赵昭婷暗自好笑:刘大将军,明明是你想爬一下山,试一下自己的脚力。此时此刻,似乎倒是变成了,如果你们这两个随从无意,我就只能“忍痛”舍弃了。
“大将军,”赵昭婷微微一笑,“今天上午,属下和青儿姑娘,就想着爬山涉水,练一下脚力。”
“是啊,”青儿帮衬道,“说不定,小山之上,别有一番风景……”
“既是如此,”刘大将军接过话,“本相也只能勉为其难了……”
一路说笑着,一行三人,到了山脚之后,又接着往上爬。
再过了一盏茶功夫,看看快到半山腰了,三人就停了下来,吃一点干粮,喝一下清水,稍作休息。
四下张望一番之后,赵昭婷暗自寻思道:对于刘大将军来说,这倒是一个难得的清闲的时间。当然,对于我和青儿来说,也可以借此机会,到外面吹吹风、透透气。
前些日子,尘世间的那些纷扰纷争,一时也蒙蔽了我们原本清纯的本心,让我们也变得麻木迟钝起来。我们的灵台,本来恰似一面明镜,只是,太多的悲欢离合、阴差阳错、尔虞我诈、生杀予夺……给它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那么,如何才能够让它重见天日,沐浴阳光呢?
如此说来,这一趟出行,对于如何找回自己的本心,将是不无裨益的吧?哦,就像那一篇《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葵丑。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契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永和九年至今,已然是六十余年了。如今我们身处的这处小山岭,尽管不是会稽山,不过,类似于王羲之等人当年的识见与感受,未必就没有某些相通与类似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