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月明秋水> 第234章 祸福荣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 祸福荣辱(2 / 2)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刘大将军对于大晋王室的最后两个皇帝,是不是过于心狠手辣了呢?

其实,他来自寒门,崛起于寻常巷陌,如果要像当年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那样,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倒是不太现实的了。至少,当时,他的几个儿子,年岁尚幼,未必就能够挡得住晋室的反攻倒算。于是,他率先出手,奠定起宋室的社稷。

诚然,对于他的某些做法,在当时,我也是颇有微词的。

只是,我也不便于多说什么。毕竟,他能够从数十年的腥风血雨之中走过来,对于其中的轻重缓急,自然是几经掂量、权衡的。而我和青儿呢,跟随一旁,只是看客而已。

多年以后,晋室那几年的明争暗斗、生杀予夺,最终也成了梦幻泡影。

此时此刻,当我倚着这昭亭的廊柱,回首往事之时,当初的亲历者,又还剩下几个呢?

当年,蜀汉后主所托之梦,倒是没有多少“冤冤相报”之意,他的本意,似乎主要还在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刘大将军刘裕上位之后,在北伐方面,虽说是寸功未建,不过,他励精图治,黎民百姓也算是过上几年安稳的日子了。

至于北定中原之事嘛,就是到这一刻为止,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如果从孙吴时期算起,这一带的人们,大概是过于看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吧,对于北定中原,一直都是漫不经心的。晋室衣冠南渡前后,前有祖逖北伐,后有刘大将军逐鹿中原,最终也没能够一统华夏。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够说清楚的了。

有一种说法是,当年秦始皇游秦淮河之时,斩断了此处的龙脉,从此以后,偏安一隅的江南群雄,就难以有更大的作为了。这种说法,过于玄虚,倒是不便于妄加揣度、评议。只是,烽烟战场上,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外乎“天时、地利与人和”,按照这个思路,对于江南诸雄来说,真的就做到举国一心了吗?

或许,当年刘大将军急于改朝换代,就是不想再被掣肘了。

只是,当他可以全力以赴之时,天不假年,最终也只能落了个抱憾而去。

有人说,人们最不想看到的,是这样两件事情:美人迟暮,英雄末路。

此刻回想起来,刘大将军年近花甲才最终上位,暮年登基,何尝就不是某种“英雄末路”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