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再过二十年,宛都楚长城将成为一个热门文化事件。
作为重生者,周道理所当然的想提前用镜头揭示宛都辖区楚长城的秘密。
上一世,周道就对宛都楚长城感兴趣,但那时他为生计疲于奔命,仅限于网上冲浪式的了解一下而已,这一世有了手中的镜头和笔,他倒真想提前挖掘一下宛都的楚文化遗存。
周道看了一眼孙广胜:
“孙老师,我听说文化人需要文史通读,不知道你对史有没有了解。”
孙广胜听周道这么一说,谨慎起来,反问道:“你懂?你说说你懂什么?”
周道没理他。
目光看向张凯,道:“《地理志》上曾载,宛都郡,‘……有长城,号曰方城’。
我相信各位若游过宛都各县,应当见过不少由石块筑成的人工建筑,虽简单粗暴,但逢山过岭,蜿蜒数百十里,我怀疑那就是史书记载的楚长城。”
张凯眼睛一亮,“你说的我有印象,但如何认定那就是楚长城呢?”
周道胸有成竹,“既然张主任也见过那些石头建筑遗迹,那就好办了,我们请宛都考古专家和我们一起,对这些遗迹进行考察,全程跟进,这样录制的专题更有生活气息,更真实,观众一定喜欢看。
更主要的,如果由我们专题部带头揭开这个千古谜团,对我们专题部,甚至对宛都电视台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后世大华总台曾有一个《地理大华国》节目,用的就是这种先设疑点,然而用镜头一步步揭示真相的拍摄方式。
拍摄组往往疑点重重,困惑不解时,恰巧“偶遇”个专家,包里装个小锤子,敲敲石头,解释说这是层属于白垩季、那层属于寒武纪……
虽然周道对大华总台的晚会节目颇有微词,觉得越来越缺乏创意,但对这个《地理大华国》很感兴趣,错过了播出时间还要抽空回看一遍。
……
听起来这个思路不错。
除了孙广胜,大家都被周道这一番描述吸引。
张凯沉思片刻,“我觉得这事能成,这个专题要调动市文物局的专家……
我明日上报台领导,由台里出证明协调。如果考证为真,那将是宛都考古界甚至大华国考古界的一颗重型炸弹,你周道就是引爆这颗炸弹的点火人!
来,我们共同干一杯!”
说着,张凯站了起来。
一阵或兴奋或附合的声音……在座的数人纷纷站起身。
举杯……
孙广胜:这尼码怎么剧情反转了?
尽管勉强,但还是跟着站了起来,只是苦瓜着脸没有一丝高兴的样子。
……
公款吃喝,除了魏丽丽还相当矜持外,男人们因为酒精的作用完全放开,猜酒行令,成语接龙,几轮下来,大家都吃喝得差不多了,张凯宣布聚会结束。
互相道别,出于安全考虑,张凯让周道送一送魏丽丽,周道也不推辞,推上三枪自行车与魏丽丽并行。
魏丽丽话不多,两个人沉默的走了一阵,路灯的光线忽明忽暗,大约受氛围感染,魏丽丽忽然问:“周道,能问你个问题吗?”
“你问。”周道很随意。
“你有女朋友吗?”
很真接。
周道一愣,这是几个意思?
他思索片刻,道:“应该有,但还没有确定。”
周道说的是实话,他觉得没必要说谎。男人喝多了酒,一般都能说实话。
如果酒醒后不想承认,不是还有一句“酒后之言,谁曾记否”可以敷衍吗?
魏丽丽不说话,又走了一阵,遇到一个路口,魏丽丽停下来,道:“我前面就到了,那里很安全,感谢你送我回家。”
确实安全。
那里是宛都军分区驻地,小蟊贼还不得绕着走?
魏丽丽骑上她的小红车,留给周道一个倩丽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街道拐角处。
周道怔了下神,转身往回走。
可能喝多了酒,竟然一下子分不清东南西北,到处是明晃晃的路灯和马路上的行人,来时的路在哪里?
这要是前世就好了,一个地图导航就可以回到神州村235号。
周道长叹了一口气。
他转入一个街巷,想找个人问问路。
街巷越走越深,却越来越暗,一边是灰色的水泥墙,另一边是居家的门楼,但大多大门紧闭,想找个人问问很难。
周道转回身,忽然感觉身后有人尾随,这是他第二次有这种感觉。
他觉得自己身体有点发冷,他需要尽快离开这个昏暗的巷子。
然而他发现,前面的路走不通了。
……有两个黑影堵在路口。
一高一矮,手里拿着不明攻击物。
“看来这些人都是冲自己来的,可我怎么想不起,我得罪了什么人?”
周道神经紧绷,双手紧握自行车把,肌肉澎胀、收缩……步伐微曲,缓缓向黑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