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巷9号在三伏的首日迎来了一波贵客。
前院正堂里,三个中年人正襟危坐,迎门一字排开坐在主位上。祖父恭恭敬敬的地坐在下首。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王瑾仪穿戴整齐,由母亲引着来到堂下。
祖父站起身向上施礼后,介绍说:
“这是书字辈玄孙之女,闺名王瑾仪。瑾儿,这几位是宗长,都是太叔辈的长辈。瑾儿就称宗主吧。”
母女二人恭敬的称呼后问安。
“瑾儿留下,你下去准备晚餐,书礼一会儿就会到。”
这是在告诉母亲,不用为女儿操心,一会儿父亲就回来了,孩子身边有家人照顾,不用担心。
其实母亲并不担心女儿会束手束脚,或突然见生人害怕,而是担心女儿不循规蹈矩,让这些宗亲长辈生气。
母亲看了一眼青儿,青儿站在门边上没动,母亲退出去了,青儿留下来跟奶娘在正堂的门里站成了门神。
王瑾仪站在正堂中间,毫无心理负担地抬头打量着坐在正堂上的三个男人。
坐在正中被称作宗主的人,一脸的书卷气,更像个前世的学者,面上表情淡淡似乎含笑,看起来年岁并不大,最多不过四十。
他身边两侧坐着的另两个人年龄偏长,看起来是以中间这个人为首的,每次说话都以这人为主。
不过从穿戴上三人不同,宗主穿着深色的布袍,腰带下左右各有一枚莹润的玉佩。三个人中只有一人穿了锦袍,腰间是一条宽宽的锦带,配了显眼的玉带扣。
王瑾仪心下猜测,正中坐着的一定是宗族里的祖老一级人物,有定夺权,下边两个肯定是来跟自己谈条款的,至于穿锦袍的,可能是给宗族赚钱的人吧!
果不其然,接下来一系列活动印证了王瑾仪的猜测。
宗主问道:
“你就是做出炭笔的孩子?真的是你想出来的吗?”
王瑾仪两手小手放在身侧,把玩着裙子上的飘带,抬起稚嫩的小脸,满眼稚气地说:
“宗主我叫王瑾仪,我写字不太行,就觉得换一种写字工具会写好些,就想了这个法子,其实这笔造价低一点,可能会有人买来用。
祖父听了觉得会对推进文化普及有用……”
王瑾仪边说边看,高坐在上的大人们的神情,把头偏过去望了祖父一眼,给了一个安心的眼神。
可不知道,那三个宗主们咋回事儿?脸上没有表情呢?一个个地什么意思呀?
王瑾仪想了想,不管咋地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再说吧!反正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谈,实在不同意,还可以把这个生意交给“花果山”去做。
于是开口问道:
“宗主们看过铅笔了吗?觉得怎么样?我愿意和宗族里合作。但是有条件,你们有什么想法吗?那就说出来,让我听一下吧!”
三位宗长还没从“推进文化普及”中反应过来。又被第二波暴击。
堂下站着的小不点,连牙都没长齐。居然泰然自若的让他们提条件,而这个小人还煞有介事地说,她居然还要考虑一下!
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应该这孩子主动上交配方,等待宗族给她好处,她来提条件吗?怎么完全反过来了?不对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