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荷队抬得是“过礼”,即交换结婚礼物,也是很有讲究。
用苏木染过的花生、鸡蛋、核桃,另加一个完整的猪头,一根完整能到猪尾巴。
用苏木染喜物,其含意在于喜庆吉利;花生则代表多多生儿育女:蛋与“诞”同音,大抵都是与子嗣有关的寓意。
抬荷队的人是由专门吃这碗饭的“抬相”来完成的,多是由媒人请来的。
“抬相”在接亲的当天需身着长袍,头戴帽,腰扎大红布。
盒盖及抬杠均需披红挂彩,还得有鼓乐吹打着伴随,而女方的陪奁和嫁妆,也得由“抬相”顺便挑回婆家去。
灶房里,凉菜也已经拌好,蒸笼已经蒸透,微风习习,院里充斥着浓浓的肉香直往人鼻子里钻。
迎亲队伍还没进村,但老远便听见敲锣打鼓的动静。
村里的老人和娃娃们,最是爱凑热闹的,一个个站在田埂上,垫着脚、伸长脖子往村道上看着。
迎亲队伍一路敲锣打鼓,穿过村中心,最终停在了孙家大门前。
新娘在娘家自是一番哭嫁,着红衣,盖红帕,抱着一对大鹅坐着花轿,陈夫子的女儿陈氏是独女,没有兄弟,便由同族的叔婶来“送亲”。
花轿到孙家院门正中间,陈氏赶紧杀雄鸡,用其鲜血绕轿一周,礼宾手执盐、茶、五谷,向花轿抛撒,口念“大吉大利”“百无禁忌”,随即就点燃鞭炮。
鞭炮爆完后,花轿才落地,由亲眷中选夫妻双全的中年妇女从花轿里扶出新娘,牵入堂屋,林氏早就请了村长家的夏氏来当全福夫人,小陈氏怀里抱着的鹅则交由来送亲的人帮忙提着。
小陈氏的叔婶提着篮子,沿路撒着花生红枣,这时观礼的人们就会一哄而上,开始抢地上的花生红枣,这可是大福气!
林秋缘几个娃娃弯着腰,囧着屁股捡的热火朝天,直把身上的兜兜装得满满当当才算完,一个个捏着红枣花生,吃得笑眯了眼,小嘴也甜得很,围着新娘子不停地说着吉利话,只要是没有误了吉时,大人们也由着他们。
孙义舟捏着红绸的另一侧,陪着新娘子跨火盆、坐“烘笼”,又依次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后夫妻对拜,再拜长辈、亲朋好友,最后才入洞房。
孙老头和林氏高兴得眼泪婆娑,抹了把泪后,夫妻二人赶紧忙着招待观礼的众人入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