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自己的要求,女子终于撑不住彻底昏了过去。
赵邦宁看着被抬进房间的女子,愁容满面。
他看向一旁的钱少监,无奈道:“这可如何是好。”
钱少监叹了口气,“还能如何。只能进宫面圣,求个章程了。”
隔着屏风,赵邦宁都能感受到正德帝欲将人焚烧的怒火。
赵邦宁跪到双膝刺痛,才终于得了一句回应。
“依她所言。”
每个字都浸满寒意。
赵邦宁忍着疼,小步挪出去时,听到了正德帝命中官去宣顾昌明。
语气中,是比方才更重的杀意。
卸甲十四年,正德帝在战场厮杀数年练出的煞气,不减分毫。
调令裴泓之参与审理御史台登闻鼓冤案的圣旨传到户部时,官员们都有些诧异。
官家信任裴侍郎至这个地步吗?不仅肩挑两部的侍郎,现在连御史台的案子都要他协理了?
裴泓之没有多耽误就去了御史台。
赵邦宁瞧见他宛若看见救星。
不见裴泓之,告状的夫人一字不肯言。赵邦宁哪敢进宫催官家下旨,只能和钱少监一起苦口婆心的劝——对一个刚流了孩子的妇人,他们实在说不出重话。
“裴大人,你可来了。快随我进去。”
官衙后院的厢房简陋,临时摆了桌椅。
屏风后,隐约能看出是一个女子。
裴泓之闻着空气中的血腥味,面色不变。
“裴侍郎来了,”钱少监无奈道,“你现在能说了吧。”
女子艰难撑起身,望了一眼。
裴泓之心中有了猜测,出声安抚道:“我是裴泓之,不知娘子有何事要告知于我?”
“把屏风撤了吧。”那女子开口,笑容苦涩,“我如今还有何清誉可言。”
撤了屏风,裴泓之才将她看清。
是个约莫双十年纪的女子。面容苍白,唇无血色,却难掩姝丽颜色。
她交叠在腹部的双手白皙细嫩,家境大约殷实。
“抱歉,”女子开口,“将你们牵扯到其中了。只是,我不能叫她出事。只能出此下策。”
她一改先前强硬的姿态,更叫人心中怜惜。
房中只有她柔柔的声音。
“该从何处讲起呢?”她轻叹了一声,眼神中反而多了些神采,“那是四年前。”
“我本是江南西路宽平县望远乡李家村李来福家的大丫头李巧儿。这个地方,四年中我不敢同任何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