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嚣则是带着思思继续看电影去了,他的心情不算太好。
不过第二天场刊出来,楚嚣的心情就好了一些,因为《蜜蜂》的评分不低!
高达2.8分!
听起来可能挺奇葩的,满分4分,2.8分还算不低?
真不算低了,这个分数可以排在第三位……
柏林的官方场刊《银幕》发表了第一期,排名第一的是俄罗斯电影《我是怎样度过这个夏天的》,3.1分。
嗯,拍的是北极圈的故事……
主要人物就两个男人,长镜头也比较多,还有很多琐碎的镜头,但是故事讲得比较完整,楚嚣还算喜欢。
第二名是瑞典和罗马尼亚的合拍片,《想吹口哨我就吹》,3.0分。
这是一部冷漠、灰暗到有些不近人情的电影,但是它来错地方了,如果去戛纳,再花点钱公关,兴许有点机会。
但这是在柏林,就差点意思了……
并列第三的就是《蜂蜜》和《影子写手》,都是2.8分。
这没什么好说的,影评人肯定都喜欢这种电影,但是评委不一定喜欢,楚嚣高兴的原因就是这个。
至于《白日焰火》,还没首映,场刊也没法评分。
《三枪》倒是出分了,1.8……
排名倒数第二,仅比德国本土电影《信仰之路》稍高。
《信仰之路》评分只有1.5分,怎么说呢,这电影目的性太强了,88分钟的电影,最后半个多小时都是宗教内容……
就差把给我评奖写在片头上了,这电影不看也罢。
就算柏林再喜欢意识形态的东西,这种垃圾也没资格……
只是《三枪》让楚嚣有点意外,他没想到大家这么给面子,1.8分也有点高了。
不过还有希望,毕竟柏林打分一向很两极分化,娄叶的《推拿》也才1.5分,宁昊的《无人区》1.9分,王权安的《白鹿原》1.9分。
2018年,1.5分的《不要碰我》还拿了金熊奖呢。
主打的就是一个爆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