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镐问道:“国公爷,不知陛下是否带来军饷?”
张维贤冷声说道:“带了两百万两军饷。”
杨镐大喜,说道:“那就请国公爷当场交割,下官也好及时把军饷发到将士们手中!”
张维贤:“这就不劳烦杨大人了!陛下有令,令在下于赫图阿拉城下,在四路大军齐聚之时,当场下发军饷!”
杨镐心里恨极,说道:“军饷该当提前下发,方才可以鼓舞士气。
钦差大人如此行事,岂不是白瞎了陛下皇恩浩荡!”
张维贤:“杨大人上书朝廷,此番大战,聚集大军四十七万,某作为皇帝钦命的监军,自然应当清点人数。
反正就是这两百万两,若是真有四十万大军,那就每人五两;若是只有二十万,那就每人十两!”
杨镐非常恼怒,心里明白这个张维贤已经知道了自己谎报大军数量,试图贪没军饷的小心思!
但在尚方大保健面前,他却根本不敢造次,当着张维贤的面,书写了给四路大军的命令,以及在前线下发军饷的通知后,即刻发出。
因此,大军出发的日期也被更改,由原来的三月初一,变为四月初三。
当然,这个消息,老奴酋就不得而知了。
这种情况下,李延庚派出的四路小分队,就只能留在原指定地点,不断向四周打探明军进军的消息。
休息了十多日,就要到大军从各地出发的日子,张维贤不顾年老体迈,也踏上前往赫图阿拉的征程。
张维贤跟着的,就是左路中军杜松军。
杜松此刻的职务是山海关总兵,麾下的将领是保定总兵王宣、宣府总兵赵梦麟、监军张铨。
得知英国公张维贤随军出征,杜松心里很不痛快。
他自己就是一路统帅,现在跟着个皇帝的钦差,这算怎么回事?
这一日,行进到抚顺东的吉林崖。
吉林崖是建奴与大明的最前方,是老奴酋为了方便建奴兵东进而设置,里面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军资,但守兵却不多,只有两千人。
不管当世的历史真实情况如何,更不必管各种史书如何涂抹历史,但仅仅只有两千人的军事重地,大明却视而不见,任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