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双穿门:咱哥俩谁说了算> 第64章 整顿三大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整顿三大营(2 / 2)

同时,大明的勋贵武将更是死的干干净净,因此,以文官为代表的兵部势力逐渐开始掌管起了三大营。

正因为如此,朱祁镇才获得了大明战神的光荣称号。

到了嘉靖时期,三大营只剩下了五万多人,而且都是老弱病残!

但是,就连张居正,这位最强首辅都不敢拿三大营开刀!

此时所谓的北京三大营,就是个空架子,是权贵阶层以合法手段吸食帝国财政的一处毒瘤。

而三大营的士兵,也都全都成为文官家里免费的劳工。

但一直没有人敢戳破这个毒疮,所有人都对此事视而不见。

现在三大营的真实情况是:兵源上无兵可用——“皆诡寄靡饷,无一人可用,盖甲鬻于乙,乙鬻于丙,更易不知凡几”相互顶替托名,根本无人实际参战。

有的士兵竟然可以追溯到嘉靖隆庆时代,简直明代版冥府神兵!

而从军的实际人员,则是“非市井游手,即势宦苍头,从无纪律”。

军队成分构成非常差,根本无法维持正常军事训练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京师三大营不是三个营,而是三个兵种,实际人数按照“卫”来编制,一共有七十二个卫,约四十万之众。

而驻扎在京师的还不止这些部队,每年都有从外地前往北京的军队称作“班军”,作为京营的辅助力量和补充。

京营的定位是野战军,而非城防,因此在创建之初,经常对外作战,比如永乐帝六次北伐蒙古、进兵甘肃青海,都有京营的身影,有时作为辅助力量、而更多的时候是战争主力。

土木堡之后,募兵制兴起,使得京营越来越少地被地方“租借”过去,因此京营也迎来了和平时期。

不过这一和平,就让京营万劫不复。

因为文官的插手,京营的指挥权被转移到了多方势力的手中——勋贵武臣、提督宦官、协理文官各分一杯羹。

武官作为军队的直接统帅,经常克扣各种名目的军费军饷,以至于“支粮则有,调遣则无”。

也就是说,军饷会按照规定发放,但是实际却没有这个人,军饷落入将领私囊。

更有甚者,名将郭英之后郭勋竟然将骑兵战马草场租借出去以获利润,使得部队战马无从补给。

而实际在营的部队,也时常领不到军饷,因为“口食不给”、“以相保寝食而已”,士兵素质极为低下,往往面有菜色、不能穿戴甲胄,骑兵也“上马亦不能挥鞭而驽马”。

京营身处京师,旁边就是富可敌国、权近圣人的京师权贵,所以经常被这些权贵“邀请”前往帮助营造府邸。

军队有时协助工程是明军一开始就有的传统,但是为国家而非私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